淮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成語典故重要的發(fā)源地之一!肮〈钩伞边@一成語誕生就與淝水之戰(zhàn)有關(guān)。
《晉書.謝安傳論》有一段話:“方欲西平鞏洛,北定幽燕,廟算有遺,良圖不果,降齡何促,功敗垂成!闭f的是謝玄在淝水大敗前秦王苻堅,并收復(fù)大片領(lǐng)土,正要擴(kuò)大戰(zhàn)果,東晉皇帝卻聽信讒言將他召回,致使統(tǒng)一北方大業(yè)功敗垂成,對此史家深表惋惜。后以“功敗垂成”表示事情在將要成功的時候遭到失敗(功:成效,這里指表現(xiàn)成效的事情;垂:將近;成:成功)。
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十一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況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師回去,以致功敗垂成。”《蔡廷鍇自傳.重游南洋,愛妻逝世》:“以致新政無法推行,功敗垂成,至為可惜!标悋鴦P《代價》:“那時研究所的工作早已癱瘓,他苦心經(jīng)營了多年的重大科研項目‘新一號’無法進(jìn)行,功敗垂成!
功敗垂成就是在即將成功的時候失敗了,歷史上功敗垂成的有五大人物,如陳勝、張角、黃巢、李自成、洪秀全,他們雖然出身草莽,但是依舊是英雄。從“功敗垂成”的出處和古今典型用例不難看出,這條成語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即對事情的失敗感到惋惜。只有那些有意義、有價值,令人寄予厚望的事(如前舉書證中的統(tǒng)一北方、抗金衛(wèi)國、推行新政之類)遭到失敗,才令人惋惜。
“功敗垂成”不能用于壞事。錯事、壞事沒有成功,絕不能說“功敗垂成”。有人沒有把握住這一點,以致造成誤用。
例如:在話劇《最后一個情圣》中,徐崢扮演的忽然夢想一次婚外情的中年男人,面對三個風(fēng)格迥異的女人,雖然百般努力,卻最終功敗垂成。(《成都商報》2005年12月31日)
海南省文昌市原市委書記大貪官謝明中欲壑難填,功敗垂成千古恨。(《檢察日報》2008年8月21日)
憑借一張簡簡單單的契稅票,一套價值130萬元的房產(chǎn)能發(fā)揮出令人驚嘆的六七倍的杠桿效應(yīng),一個功敗垂成的騙貸游戲背后,暴露出的是一條膨脹的信貸資金曲線流向股市投機(jī)的路線圖。(《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9年6月22日)
2001年4月至5月期間,(西班牙恐怖組織)“埃塔”曾經(jīng)3次在不同場合密謀擊落時任西班牙首相的何塞瑪利亞阿納爾的專機(jī),然而皆功敗垂成。(《揚子晚報》2010年1月20日)
婚外戀失敗,不值得遺憾;貪污分子?xùn)|窗事發(fā),只能大快人心;騙貸、暗殺未能得逞,更不會令人惋惜。以上諸例中的“功敗垂成”顯然均屬誤用。
從“功敗垂成”這一成語的誤用來看,研究和推廣淮南成語典故文化,有著深遠(yuǎn)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李永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