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腹地有一去處,是壽鳳(壽縣、鳳臺縣)兩縣交界的地方,這里山巒起伏,風景秀麗。毛家沖、龍抱沖、閃家沖緊緊相連。最著名的恐怕要數(shù)獨籠沖,這不僅因為它的地形獨特,更因為歷史上曾發(fā)生過的驚天地,泣鬼神傳說故事。
宋太祖趙匡胤是后周的大將,后周為了統(tǒng)一南方,推翻南唐李煜政權(quán),挺進壽州,不想反被李煜大將于洪圍困在南唐境內(nèi),內(nèi)缺糧草,外無援兵,形勢非常緊急。
話說那于洪,十分厲害。他不但武藝高強,而且會使妖術(shù),百尺之外能取上將首級。因此他的氣焰十分囂張,要殺死太祖,自己稱王。老將軍高懷德出城迎敵與于洪會戰(zhàn),被于洪妖術(shù)所迷,險些丟掉性命,大敗而回。趙匡胤困守壽州不敢出戰(zhàn)。
這時趙匡胤部下大將高懷德之子高君寶冒死殺出重圍,回東京卞梁搬救兵。高君寶回到汴京以后,把太祖被圍困在南唐壽州的情況向宰相詳細稟報,宰相立即命御外甥高君寶掛帥,率領(lǐng)三萬人馬趕赴壽州解圍救駕。高君寶不敢怠慢,火速點齊三萬人馬,連夜行軍向壽州進發(fā)。大隊人馬行至蒙城境內(nèi)的雙鎖山時,被山寨女寨主劉金定攔住去路,雙方交鋒,高君寶被劉金定擒下馬來。劉金定見小將高君寶少年英俊,風流瀟灑,遂下馬扶起高君寶,要與他成親。高君寶不允,二人再戰(zhàn),劉金定又一次擒住了他。君寶為救駕,只得答應了親事,并說明當前要趕赴壽州城殺敵救駕。君寶心想: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劉金定武藝超群,就答應她一同前往壽州城。于是高君寶率兵在前,劉金定領(lǐng)兵押后,浩浩蕩蕩向壽州城進發(fā)。
高君寶帶領(lǐng)前鋒兵馬來到壽州城東,殺開一條血路,沖到壽州東門,叫開城門,進城叩見了太祖趙匡胤和父親,把如何發(fā)兵、途中至雙鎖山被擒招親的前前后后稟告了父親。高懷德聞聽勃然大怒,罵道:“你這逆子,叫你發(fā)兵解圍救駕,你膽敢違犯軍紀臨陣招親,罪不可容,推出轅門外斬首!”
高君寶被刀斧手推出轅門,只等三聲炮響斬首來報。這時劉金定率領(lǐng)的后隊也已渡過東津渡,聽見三聲炮已響過兩聲,眼看就要人頭落地。劉金定了解了情況后急紅了眼,對守城士兵說:“快去稟報你家元帥,叫他赦了小將高君寶,不然的話,我劉金定殺進城去雞犬不留!”兵丁急忙跑下城樓到帥府報信。這時太祖趙匡胤已得知高懷德一怒要斬小將高君寶的事,也趕過來對高懷德說:“如今叛軍圍城,不宜斬將,你快將君寶赦回,命他上城樓告訴劉金定,只要她殺退圍城的叛軍救了圣駕,孤家重重有賞,成全他們夫妻團圓!
高君寶被赦回,登上城樓轉(zhuǎn)達太祖口諭。劉金定聽了大喜,大喊一聲:“高小將,你就在城里等我的好消息吧!”只見她精神抖擻,揮舞手中的大刀,所到之處人頭滾滾落地,兵丁們殺聲震天,勇猛沖鋒。劉金定從東門殺到南門,從南門又殺到西門,從西門再殺往北門時,高君寶奉太祖之命,率領(lǐng)一支人馬殺出北門與劉金定會合,共同向退往八公山的叛將于洪發(fā)動猛攻。
于洪且戰(zhàn)且退,看看一員女將追近,撥轉(zhuǎn)馬首回頭迎戰(zhàn)劉金定,他虛晃一招,暗暗使出妖法,沒料到被金定一一所破。他哪里知道劉金定乃是梨山老母的弟子,她隨師學藝多年,不僅學會“奇門遁甲”,還善用“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法術(shù)。于洪看到難以取勝,轉(zhuǎn)身向八公山密林深處逃竄,他慌不擇路,沒成想逃進了獨龍沖。劉金定一看“獨籠沖”界碑,心中暗喜——于(魚)進了獨籠(獨籠,捕魚人裝魚的器具)還能有個好?看看天色將晚,南風大起,遂命軍士將獨籠沖團團圍住,四周架起干柴火硝,傳令士兵手執(zhí)火把,點燃樹木。這時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獨籠沖內(nèi)頃刻之間成為一片火海。劉金定乘火光照耀,一鼓作氣乘勝追擊。高君寶讓人死死堵在溝口,結(jié)果叛軍一個也逃不掉。于洪和叛軍都被熊熊的大火燒死在獨籠沖里。
劉金定火燒于洪,平定叛軍,救了圣駕,太祖趙匡胤心中大喜,封劉金定為威寧侯。由萬歲作主,就在南唐壽州完成婚配。
現(xiàn)在,八公山上當年火燒于洪的獨籠沖遺址尚存,雖然山清水秀,但那里的土和石均為赭紅色,據(jù)說就是當年那把大火燒的。
至今那里的老百姓每每提及此事,總是津津樂道,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胡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