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天,讀小學的外孫和其父母來看我,我打開電腦讓小家伙玩一會兒游戲,女兒嚴厲制止了他,讓他去寫作業(yè),他不舍地離開了。寫完作業(yè),外孫問我:“姥爺,媽媽現在電腦、手機都不讓我玩了,你們小時候玩什么?”
聽了外孫的話,許多童年如往事潮水般涌上我的心頭。我的童年處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時家里沒有電腦、沒有智能手機,更無從知道那些虛無縹緲的游戲。但是我們有用木頭或者鐵條制成的彈弓、用廢舊自行車鏈條節(jié)制成的玩具槍;小伙伴一個個拽著摔嘟嚕跤、捉迷藏、斗雞、推鐵環(huán)、玩老鷹捉小雞;在烈日炎炎下粘知了;在村東清清的河水里盡情游泳。我們可以為了看一部心儀已久的電影,從本村跑到鄰近的鄉(xiāng)村,走十幾里路,消息準確了,自然歡喜得要命,不準確了,就白跑一趟路,大人們要問放的什么影片,我們回答“戰(zhàn)斗英雄白跑路”,也是興趣盎然。對男孩子來說,用木頭刻一把玩具手槍,用柳梢捏一個能吹的“小哨子”,甚至爬上高樹掏幾個鳥蛋都是快樂無比的事。我們那時候都喜歡看小人書,幾乎每個小孩都有好幾本小人書,《地雷戰(zhàn)》《黃繼光》《草原英雄小姐妹》《烽火歲月》《小兵張嘎》等等,小伙伴們互相借著看,等還回來時也都破舊了,但是當時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好,破了就破了,我們可以把它們疊成四角皮卡摔著玩。我收藏的小人書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少,最后都不見了,只剩下了幾張小人書的封面,F在想起來,這些小人書要是都能留到現在,說不定還能升值呢。而女孩子呢,跳個繩,疊個紙船,縫個毽子踢,甚至織個手套都是快樂而又溫馨的事情。
如今,我們玩過的那些小把戲都塵封在記憶里,河水已不再那么清澈,野鴨野鳥更少見了,軟軟的泥巴無人去玩,已經沒有幾個女孩會織毛衣,沒有幾個男孩會刻木手槍,足不出戶我們就可以欣賞到大量的影視劇,玩驚險刺激的游戲,仿佛電腦和智能手機就是所有游戲的終結者。
小時候,如果家里來了親戚,殺只雞就可以款待貴客了,小孩們聞到香味饞得直流口水,現在可能是好吃的食物吃得太多了,面對一桌豐盛的大餐吃起來卻沒有那么香了;那時,一頓飯可以端著碗走遍半個村莊邊吃邊聊,現在則是關門閉戶,有的住一個單元都不認識;那時過中秋,嫦娥的故事總聽不進去,心里老想著吃烙糖(農家買不起月餅)、耍火把;現在呢,一到中秋,超市里五花八門的月餅琳瑯滿目,大家已司空見慣。
原來的“土屋子、土臺子,里面坐著灰孩子”的小學校已經被窗明幾凈的樓房所取代,土路被柏油水泥路所更換。兒時的記憶是現在小孩子們無法體會到的,現在的孩子們已很少去玩那些游戲了。仿佛一切都在不經意之間,忽然消失了,杳無蹤跡。再次重逢,已不是昨日模樣。不是你不明白,只是這世界變化太快。
似水流年,往事如煙;貞浲甑臅r光,雖然貧困但卻是十分快樂的。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痹谌招略庐惖慕裉,我們回憶往事,與背叛無關。因為今天也會成為昨天,明天又會成為今天,我們并沒有傷感和惆悵,只是一種本能:在繁忙躁動的工作、生活之余,去偽存真,去惡留善,懷想一下往昔的純真、樸實與美好,純凈一下思緒,以便繼續(x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