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jīng)常聽到有人感慨地說:“活著活著,人就變得麻木了。因為經(jīng)歷的事情多了,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什么樣的都有,心就變得堅硬了,感動也越來越難得了!倍蚁胝f的是,正因為虛假的多了,愈發(fā)顯得真誠的可貴,正因為經(jīng)歷得多了,感動反而變得簡單了。
正如屠格涅夫的小說《乞丐》里所寫,有時候,感動一個人不一定非得給予物質(zhì)的幫助,一句“兄弟”,一雙伸出去的溫暖的手,同樣可以讓人熱淚盈眶。放眼我們的身邊,世事倥傯,白衣蒼狗,這一點卻始終未變。與陌生人之間是如此,與熟人之間更是如此。
記得今年夏天,有一次,我與同事一道坐車外出。車子經(jīng)過十字路口時,我們看到對面火鍋店的小姑娘抱了兩瓶礦泉水,匆匆跑到執(zhí)勤的交警身邊,將水放下,然后快步跑遠(yuǎn)。整個過程持續(xù)時間很短,攏共也不過半分鐘,可是我們覺得是那樣美好,回來之后,迫不及待地要與其他同事分享。
另一次則是一個下雨天,我周末加班回家,在街上遇到一個環(huán)衛(wèi)工人?赡苁沁@雨來得太突然,他未穿雨衣,也未帶雨傘。而我手中是拿著傘的,只是要不要與他共享,我稍微有些猶豫,擔(dān)心就這樣走過去會顯得太過矯情。遲疑了片刻,我還是走了過去。雨傘很小,只夠擋住他半邊身子,肩膀以外的地方仍然無可避免地被雨淋到,他卻憨厚地笑了,感激地沖我說道:“謝謝你了,師傅!焙喓唵螁蔚牧鶄字,沒來由地讓我心里一暖。
師傅是我們這兒的口頭語,但凡成年的陌生人之間都能以“師傅”互稱,就跟有些人喜歡管不認(rèn)識的人叫“老師”一般。我忽然有點慶幸,慶幸自己將傘與他分享。
如果說,來自陌生人的感動通常需要借助一個畫面、一件事情,那么家人、朋友之間的感動則有點“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味道。老朋友、老同學(xué)久不見面,總覺得有些陌生了,可是電話里、微信上輕輕一句“你還好嗎”的問候就能讓人淚流滿面,讓人感動很久。
都說“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容易二字”,隨著年歲的漸長,我們身上背負(fù)的壓力越來越大,有時候也會深感無力和無助,心里雖有千言萬語,卻不知道與誰去說。很多時候,我們并不希望心里在乎的人與自己一同分擔(dān)憂愁和勞苦,卻希望他們能多一分理解與包容。當(dāng)我們感到疲倦的時候,聽到的是“辛苦啦”而不是“你為什么那么沒用”。
有了理解,有了包容,心中便有了力量。哪怕在外嘗盡白眼,回到家,推開門,耳邊響起父母的嘮叨,妻子的叮嚀,心便暖了。那種感覺,仿佛一扇門、一扇窗,將生活的塵霾擋在了外面。縱然屋外雨雪霏霏,屋里頭依舊溫暖如春。(潘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