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時的夏夜,一碗綠豆湯,清涼解暑;面湯里煮南瓜,味道純正;吃油桃,吃毛桃,也吃小小的西紅柿,那種黃瓤的小西瓜,更是甜透了心。簡單地吃過晚飯后,鄉(xiāng)親們各自搬出簡易小板凳,帶上一把蒲扇,聚集在那棵已上了年紀(jì)的桂樹下乘涼,交談著莊稼地里的農(nóng)事或者進(jìn)城聽來的趣聞軼事。男人們大都是短褲頭和背心,有的打著赤膊,女人們一般穿著大褲頭、汗衫和裙子。親切而輕松的話題映照著最普通的生活。
碧藍(lán)的天穹上散亂地粘著的星星,就跟在泉水中涮洗過一樣亮晶晶的,我和妹妹躺在竹床上納涼,母親一邊哼著古老的童謠“螢火蟲,夜夜紅,挑著月亮當(dāng)燈籠……”,一邊為我們輕輕地?fù)u著蒲扇。院子里的桂樹枝椏橫生出去,投下斑駁的影子,如一幅清簡的素描。
此時,干完農(nóng)活的父親坐在一塊磨得光滑的大石頭上,兀自 “咝拉、咝拉”地抽著他的旱煙袋。更多的時候,父親批發(fā)一拖拉機(jī)西瓜,也賣,也吃,貼補(bǔ)家用。
月兒如玉盤,盈盈的,在潔凈夜空的映襯下似乎要滴下瓊漿玉液來。成群的流螢,忽明忽暗,像過年時打著燈籠找炮仗的孩子們般,擁擠。看得興起,一骨碌便爬起來,喊上幾個玩伴,拿上自制的網(wǎng)兜,奔走于墻角、菜畦和蔥蘢的草叢間,躡手躡腳地輕手下網(wǎng),螢火蟲是最好捉的,它飛得緩慢,似乎帶著醉意,東拐西撞地不走直線,對人也無戒心。捕得幾只流螢,緩緩地放進(jìn)透明瓶子里。睡覺時,就掛在帳子里,燈熄滅了,仍有一撮撮光亮閃動,那美妙的形象和光影把深邃的夜色點綴得瑰麗而神奇,叫人想起“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佳句來。
夏至過后,雨水就多了些,它們常常不經(jīng)商量地時密時疏地飄飄灑灑下來,這時的蛙就有些閑不住了,時而短促、時而悠長,高音與低音交迭,悶聲與脆鳴相間,錯落而不單調(diào),在靜寂的夜里更添幽然的情趣。
夏天,有聲響,有色彩,有味道!(顧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