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造就的成語典故賞析
堯、舜、禹、帝嚳、顓頊是中國史前時期的五位帝王,禹是排在第三位的賢德明君!按笥碇嗡泵骨Ч,有關大禹治水的遺跡遍布華夏大地。打開《淮南子》有關大禹的記載就達近百處,產(chǎn)生與大禹有關的成語典故比比皆是。經(jīng)過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對淮河流域懷遠縣(現(xiàn)為蚌埠禹會區(qū))“禹墟”的多次考古,《淮南子》記載的“大禹治水”、“禹娶涂山氏之女”、“禹會諸侯,執(zhí)玉帛者萬國”等歷史事件就發(fā)生在淮河南岸的涂山、禹會村等地。在淮河第一峽,淮南鳳臺的硤山口也留下了大禹治水的遺跡。如果沒有大禹父子,因勢利導,總結規(guī)律,前赴后繼地治理水患,現(xiàn)實就會如唐詩所言,“海內(nèi)生靈微伯禹,盡應隨浪化為魚”。因大禹而出產(chǎn)的成語典故,都是圍繞其“治水”功德而造就的,現(xiàn)一一拈出,與讀者朋友共享。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有時也省略為“大禹治水”。這是有關大禹的成語典故中最普及的一個,被廣泛引用,家喻戶曉,是進入漢語“公共語匯系統(tǒng)”的成語。大禹為了治天下水患,舍小家為大家,治水勞作過程中,多次經(jīng)過故鄉(xiāng)的家門口,也沒能抽空去看望妻兒,一心為天下操勞,最后涂山氏化作一塊“望夫石”。
大禹治水,在《淮南子》有多處記載!兜匦斡枴贰坝砟艘韵⑼撂詈樗詾槊健;《齊俗訓》“禹之時,天下大雨,禹令民聚土積薪,擇丘陵而處之!贝笥碇嗡钤缬蒙衿娴摹跋⑼痢被蚓奂篌w積的土壤去填平洪水為山,然后讓老百姓登到高處躲避水患!对徰杂枴贰皼Q河浚江者,禹也!薄肮视頉Q江河,因水也”《主術訓》“禹決江疏河,以為天下興利,……”后來,大禹通過疏導的辦法治理大江大河,為天下帶來水利和農(nóng)業(yè)豐收。
《尚書·虞書·益稷》云:“予創(chuàng)若時,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庇玫谝蝗朔Q,借大禹之口,描述其娶涂山氏之女,啟呱呱墜地,來不及照顧,就去治水了。這個記載要早于《淮南子》!
三過家門而不入,最早見諸《孟子》和《史記》!睹献印る墓稀罚骸坝戆四暧谕,三過其門而不入!薄妒酚洝は谋炯o》載:“禹勤溝洫,……言乘四載,動履四時。娶妻有日,過門不私!倍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記載說:“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禹娶了涂山氏之女,才過去四天,就丟下妻子,前去治水,在外數(shù)年不歸。這里的“三”是虛指,指很多次。在外到底有多少年呢?有八年之說,見前述《孟子·滕文公上》;有十三年之說,《史記·夏本紀》:“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辈还苁浅苫樗奶,還是“娶妻有日”,或者兒子啟剛剛出生,大禹義無反顧的踏上治水征程,久久為功,最后治水取得勝利。這則典故引申為贊美哪些以天下為己任的英雄們,公而忘私,舍身為民的高貴品格。
胼手胝足。也叫手足胼胝。原來指大禹從事艱苦的治水勞作,導致手腳都長出膙子(俗稱老繭)。《淮南子·修務訓》:“蓋聞傳書曰:‘神農(nóng)憔悴,堯瘦癯,舜霉黑,禹胼胝!纱擞^之,則圣人之憂勞百姓甚矣!薄断谋炯o》載:“禹勤溝洫,手足胼胝!彼未祆湓凇毒沤眢槐妗愤M一步描述:“凡禹之所為,過門不入,胼手胝足,而不以為病者,為欲大濟天下昏墊之足,以衣且食而遂其生耶!”這一典故類似愚公移山,無論什么樣的艱難困苦,都是可以戰(zhàn)勝的。
禹不拾履。大禹為了治水,鞋子掉了不去拾。《淮南子·原道訓》載“禹之趨時也,履遺而弗取,冠掛而弗顧,非爭其先也,而爭其得時也!薄断谋炯o》也有“動履四時”之說。大禹治水,時間緊任務重,同時,他是子承父業(yè),必須通過自己治水的成功,昭告天下,為父親為家族為部落掙回面子。所以,為了趕時間,他忙得鞋子掉了來不及撿,帽子被樹枝掛掉,也顧不上摘下來。用夸張手法,傳神地表達大禹治水兢兢業(yè)業(yè)的精神。
寸陰尺璧!痘茨献印ぴ烙枴酚涊d,“夫日回而月周,時不與人游。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背哞凳侵竷r值連城的大塊美玉;寸陰,是指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極言時間的寶貴。輾轉傳播,就演變成“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陰難買寸光陰”的俗語。這段文字位于《淮南子》“禹不拾履”的前面。這里的圣人是泛指,包含了大禹在內(nèi),是一種歸納性的結論,禹不拾履是對此的舉例。所以,寸陰尺璧是對禹惜時如金的抽象概括,禹不拾履是感性演繹。
化干戈為玉帛。出自《淮南子·原道訓》“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伏,四夷納職,合諸侯于涂山,執(zhí)玉帛者萬國!备筛辏傅氖俏淦;玉帛,指的是美玉和絲織品。鯀作三仞之城,勞民傷財,天下有人要造反叛亂,為了平息民憤,禹把其父聚斂的財物分發(fā)給百姓,把干戈之類武器,將士鎧甲焚毀,天下莫不稱道、歸附,向其進貢玉帛!盎筛隇橛癫保扔魍ㄟ^斡旋,將兵戎相見、劍拔弩張的戰(zhàn)爭氛圍,變成一派和平氣象。
禹行舜趨。禹行,傳說大禹治水,腿受傷而殘疾,走路的時候一跛一跛的;舜行,是說舜與父母外出的時候,總是小步快走在父母的前面,以示孝敬。出自《荀子·非十二子》!坝硇卸蹿,是子張氏之賤儒也!睂W著禹的樣子走起路來跛著腿,學著舜的樣子小步快走,這是子張一派賤儒的作為,不值得一提。意思是指一個人僅模仿圣賢之外表,而不注意內(nèi)在的品德修養(yǎng)。后來也用以形容一個人言行舉止的循規(guī)蹈距。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因為大禹治水功德造就的成語典故,除了“禹行舜趨”,都是激勵人們積極向上正能量的故事,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和語言富礦,值得深入研究探索,不斷踐行傳承。(方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