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份,我家一樓新搬來一戶人家。一對夫妻帶著兩個孩子,大的是個男孩子,在附近小學讀三年級,小的不足一歲,還未斷奶。跟著一起來的,還有一位老奶奶,幫助照顧日常生活。
冬天到了,樓道里多了一輛小車,上面放著一個長方形的烤紅薯的爐子,每天早晚,老奶奶把小車推到學生上下學必經的路口,那香甜的、略帶焦糊的味道吸引了不少小朋友。所以這個小攤不大,生意卻不錯。
前日下班,剛走到十字路口,我就看見老奶奶的小推車。她正在爐子前忙碌著。
我向她走過去,老奶奶立刻笑盈盈地招呼我:“來,嘗一個紅薯吧,紅心的,很甜!蔽尹c點頭,老奶奶便把圓圓的蓋子朝前面推開,一股帶著香味的熱氣撲面而來,爐子里閃著紅彤彤的光,上面還安睡著一個個滾圓的紅薯,老奶奶用戴著厚厚的手套的手,輕輕地給紅薯們翻個身兒,把靠近爐膛邊的紅薯捏一捏,按一按,最后給我選了一個大小適中的熟透的烤紅薯,拿紙袋裝好,又遞給我一把塑料小勺。我拿出三元零錢放在她面前的紙盒里,老奶奶說什么也不肯收,她說樓上樓下地住著,吃個紅薯不算啥事。我說他們一家租房陪小孩上學不容易,執(zhí)意要給。在我的堅持下,她不再拒絕,連聲說了好幾個謝謝。
我向她道了謝,轉身離開;丶液,便迫不及待地剝開紅薯頂部的外皮,和老公一起分享美食。吃一口,那香甜軟糯的味道立刻充盈在唇齒之間,身上頓覺暖和許多。我們邊吃邊聊關于紅薯的趣事。
我小時候家里窮,基本沒有什么零食可以享用,但一到冬天就不一樣了。家家戶戶都收藏著很多紅薯,有的被摻在大米中煮成紅薯稀飯;有的被切成片,曬成了紅薯干;還有一些細長的,被我們搜集在一起,專門烤著吃,當作飯后的甜點。
等母親做好飯,熄了火,我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細長的紅薯,把它們埋在灶膛的柴灰里,等吃完飯,紅薯就烤熟了。姐姐拿火鉗小心地把它們夾出來,放到盆子里,我和妹妹馬上抓起一個,捧在手里,上下來回掂幾下,這樣既可以抖掉上面的灰,也能讓它們涼得快一點兒。妹妹性子急,往往皮也不剝就往嘴里塞,等吃完了,臉上、嘴唇上、牙齒上,一塊兒黑,一塊兒紅,一塊兒白,像家里養(yǎng)的小花貓,一家人看著她開心大笑。
說到這里,老公說,記得娃兒八歲那年,我們全家登泰山,走到十八盤的時候,娃兒累得坐在石頭上不走了。后來在一塊大石頭旁,看到一個賣烤紅薯的,一人買了一個,在背風處吃完,她立刻又有勁了。后來一直跟我們爬到了泰山山頂,看到了日出。
這件事我當然記得,在后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只要提起去泰山的旅游經歷,都會感謝紅薯的功勞。
我鐘愛烤紅薯的原因不僅在于它可以滿足口腹之欲,體驗唇齒留香的感覺,還在于它的營養(yǎng)價值。據(jù)說,紅薯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而且低脂、低熱,是一種純天然的健康食品。
今天,我吃著這飄香的烤紅薯,重溫舊時美好的記憶,更加珍惜如今幸福的生活。(鄭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