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兒子時常念叨著要吃我燒的紅燒鳊魚。今天一早,我去菜市場買回了一條將近2斤的鳊魚。洗干凈,將魚身劃開幾刀,撒鹽腌制20分鐘。待鍋油熱,放入少許腌制的豬油炸化去渣,將鳊魚放進油鍋煎到兩面金黃,澆上適量的紅燒醬油, 再放入生姜片,蒜瓣、干辣椒,倒入水大火燒開,微火收汁,最后撒入蔥花,空氣里散發(fā)出魚和佐料交融的香味,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紅燒鳊魚就完成了。
小時候,媽媽做的最多的是清燉魚。將魚切成魚塊,炸油加水燒開,慢火煮魚,燉出的湯色白如玉,魚肉細嫩,湯濃味鮮,真正的原汁原味,但是我和弟弟嫌口味太淡,湯有魚腥味,都不愛吃,只有爸爸吃得津津有味,連連稱贊“好吃”。每次吃魚,爸爸媽媽總是哄我們說魚有營養(yǎng)吃魚聰明。爸爸先夸張地吮吸著魚骨頭,然后,滋溜溜地喝上一口魚湯,做出回味無窮的樣子。奶奶也在一旁夸爸爸會吃魚,我和弟弟卻并不為之所動。媽媽做的清燉魚是爸爸最愛吃的,為此,成了家里的“保留曲目”。
上大學(xué)時,室友筱也特別愛吃魚。她說魚是最美味的食物,她認為我之所以不喜歡吃魚,是因為沒有吃對。筱帶著我嘗遍了學(xué)校附近各種口味的魚,外焦里嫩的烤魚、細膩白嫩的酸菜魚、香辣可口的剁椒魚頭……我沒想到魚有那么多種做法,正如筱所說,我之前一直沒有吃到適合自己口味的魚。
因魚結(jié)緣,我和筱志趣相投。兩年里,一起學(xué)習(xí)、逛街、吃美食,形影不離地度過了快樂而又短暫的校園時光。她還見證了我和先生的愛情。畢業(yè)時,她就像家長一樣語重心長地說,“把你交給他,我也放心了!笨粗蓺馕疵摰耐尥弈,說出與年齡相貌極不相襯的話語,讓我哭笑不得。
婆婆廚藝精湛。我和先生都愛吃婆婆做的野生鯽魚湯,但野生鯽魚并不好買。每個周末,公公總會起個大早,尋遍小城,從未空手而返。婆婆將鯽魚清洗干凈,中火煎制焦黃,撒鹽腌制。再攤上一鍋又薄又軟的雞蛋皮,切成條狀,待鯽魚煮熟再放入湯里,魚肉外焦里嫩,蛋皮松軟味鮮。我們吃完魚肉,再喝上滿滿一碗鯽魚湯。我們都夸婆婆手藝好,婆婆則說是公公魚買得好,公公聽了很受用,笑得有些含蓄,連聲說你們愛吃就好。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生命因愛而精彩,人生因愛而完滿。在我為人媳、人妻、人母后,慢慢領(lǐng)悟到這煙火氣里深藏著的溫柔女人心。我也會利用休息時間,從小紅書、抖音、百度視頻里學(xué)做菜,用心用情用愛為家人、親友烹制出美味佳肴。(劉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