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人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可我真的沒有在意過,感覺沒必要,不嫌麻煩嗎?然而,我的改變卻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了。
一天,打開微信朋友圈,看見一位微友的圖片,團團簇簇的鮮花喜慶吉祥,開頭語讓我的心觸動了,“二十年啦,何其幸運,風風雨雨我們一起牽手走過,未來可期,愿我們攜手同行!”我怔住了,尋思著自己婚后二十年的光陰在哪里呢?沒有記憶的片段,難道是我對生活不夠熱愛嗎?和朋友探討,她說:“你就是對生活缺少一種儀式感!”聽了這話,我恍然大悟。
我想起孩子十八歲成人禮時,向我索要蛋糕的情景;想起老媽每逢年節(jié)從自家院子里掐幾朵鮮花,插在花瓶的快樂時刻;想起姐姐耗時許久自制年糕,與人分享的笑顏……這就是生活的儀式,我們需要這種儀式感。
看看日歷,還有幾天就是父親的生日了。早些時,父親說吃碗長壽面和煮雞蛋就行了,可別費事。我想,這回我要好好策劃,給父親一個充滿儀式感的生日宴會,讓平凡的日子充滿陽光。當即我讓姐夫計劃菜譜,姐姐負責掌勺炒菜,其余都由我來負責。
父親生日那天,我當了回主持人,用熱情的開場白祝老人生日快樂,感慨父母曾經(jīng)的生活不易,祝福他們未來生活更加幸福。家人們聚精會神聽著我的發(fā)言,我看見父親滿臉笑容,他激動得忍不住也講了幾句,他希望我們的大家庭更加和諧美好,大家熱烈鼓掌,互相交流。這一場生日宴會,增加了親人之間的感情,為生活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青年作家李思圓在《生活需要儀式感》一書中說,你既可以享受美好的一切,也可以坦然面對糟糕的一切。你得意時不會忘形,失意時也不會潦倒。你知道,無論境況如何,生活都必須莊重。儀式感,會讓你在平凡又瑣碎的日子里,找到詩意的生活,找到繼續(xù)前進的微光,找到不愿將就的勇氣。
前幾天,我給好久不聯(lián)系的同學打了電話,敘敘舊情,聊聊生活瑣事,同學聲音里滿是驚喜,言語中透露著開心,距離感瞬間沒有了。我想,生活中的儀式感就是柴米油鹽,它是生活的調(diào)味劑,讓普通的日子變得富有情趣,讓你的人生有了憧憬。所以,生活真的需要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