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霍邱在淮河之南,周邊不管是叫河還是叫堰,都是淮河的大小支流,脾氣秉性與淮河相近。幼時的記憶中,河或者堰干旱的情況不多,偶爾干旱,門前穿田野而過的小河里的水流會越變越細,最后連河底深坑里的水也會被抽干用來灌溉。更多的情況是澇,通常一夜大雨便河水暴漲,鄉(xiāng)人們昨晚還沒來得及插完的、打成捆的秧把子,次日清晨都漂浮在一片白茫茫的水上。烏云堆滿天、綠秧浮白水,看著很有詩意,鄉(xiāng)親們可沒心情欣賞,只盼雨停水退,趕緊補秧插秧。一般年份,水漲得急,但退得也快,基本不會給鄉(xiāng)人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真正見識淮河洪水的厲害,是1991年那場百年不遇的大水。莊稼絕收不說,有的房屋也被水淹了,不少鄉(xiāng)民深深體會到喪失家園的痛苦。待到云開日出,夏天的太陽毒辣辣地照耀著故鄉(xiāng)的田野,但由于蓄洪等原因,我們村莊前田地里的洪水仍沒有退去,我似乎能聽到河對岸的低洼處,泡在洪水里多日的土坯房轟然倒塌的聲音……
大災之年必有大治。當年冬天,我隨著左鄰右舍一起“遠征”城西湖,參加水利興修。全縣數(shù)以萬計的鄉(xiāng)民一起戰(zhàn)天斗地,我平生第一次見到那么多鄉(xiāng)民夜晚住在臨時搭建的大片庵棚內,白天一起挑土筑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彩旗飄揚、人影攢動,那一望無際的場面非常壯觀。
次年正月初三,當故鄉(xiāng)的人們還沉浸在春節(jié)歡樂的祥和氣氛中,忙著走親戚拜年,我便跟隨一位遠房表叔和另外兩位工友,一起北上燕趙古地一個名叫峰峰的礦區(qū)打工。我們先乘汽車,到周集鎮(zhèn)住了一宿,次日乘船過淮河。第一次拜會家鄉(xiāng)的母親河,得見淮河的廬山真面目,發(fā)現(xiàn)它比平日看到的河流確實都要寬廣很多,只是那水太過渾濁。想起當時聞名全國的男高音歌唱家馬留柱曾說他是喝淮河水長大的,童年的我還一度以為他家就在淮河邊,每天都在直接飲用淮河里的水。童年的膚淺理解當然不可能。不過直到此時此刻,我突然才真正領悟這話的涵義,其實,我也是喝著淮河水長大的。
在岸邊等候了許久,驚訝地發(fā)現(xiàn)我們乘坐的客車竟然直接開到了船上,不僅如此,開上船的還有其他大型貨車——這是我平生看到的最寬的河!叭詰z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淮河水就這樣把我們送到對岸,到了隔河相望的潁上地界。再到阜陽車站轉乘火車。一路北上,過黃河,到達河北邯鄲的礦區(qū),開始了我一言難盡的首次打工之旅。
由于飲食習慣等各種因素,我第一次出門打工就遭遇到很多挫折,不久,便懷著失落的心情踏上歸家的路。離家時還是一片冬天的蕭瑟,再次回到淮河邊乘輪渡,堤岸上的淮河柳已經(jīng)被二月春風裁剪出細葉,萬千綠絲絳在風中舞動,一片生機盎然,多少拂去了我低落失意的心情;春铀运┐髮拸V的胸懷,接納并安撫我這顆受傷的游子心。
出去和回來都在周集鎮(zhèn)的一家旅館住過,不過給我記憶同樣深刻的還有淮河對面的南照鎮(zhèn),記住了一直不曾忘記。直到差不多五年后,我在工作地上海聽到南照這個鎮(zhèn)的名字,依然能記起鎮(zhèn)子上的街道走向與房屋布局。
后來,我故鄉(xiāng)的家搬到鎮(zhèn)上,關于莊稼受淹的消息也鮮有耳聞了。
應該是2007年春末,我回霍邱縣城辦事,順路去逛了逛有著“皖西千島湖”美譽的水門古塘,欣喜地看到家鄉(xiāng)開始注重以自身人文資源優(yōu)勢進行旅游開發(fā)。而我,也算是與淮河水遠遠地打了一聲招呼。
去年回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幾位老同學小聚,大伙兒先是圍著風景旖旎的城西湖轉了一圈?粗滩ê泼斓某俏骱,我忍不住感慨當年在城西湖里與幾萬鄉(xiāng)民一起興修水利、為淮河修堤筑壩時,那熱火朝天的情景。當年那一眼望不到邊的搭建庵棚之地,如今早已鋪滿湖水。城西湖底,留有我勞作的青春足印與汗水。
一行人又來到臨淮崗水利風景區(qū),它建于2011年8月,是霍邱境內僅有的一處國家4A級風景區(qū)。其中的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是淮河中游最大的骨干項目,堪稱淮河上的“三峽工程”和“小浪底工程”。工程由主壩、南副壩、北副壩、淺孔閘、深孔閘、船閘、姜唐湖進洪閘以及上下游引河等項目組成,其中主壩、南副壩、北副壩三壩總長77.51公里,有“世界第一壩”之稱。我走上臨淮崗大壩,由于是冬季枯水期,淮河水顯得不是太寬。站在大壩上向東邊下游望去,河床中間的河水如一條白帶流向遠方,岸與水之間隔著大片河灘,農(nóng)民在上面種了麥子,大小不等的一灘灘積水點綴在麥地間,一眼望去綠茵茵地望不到邊。穿過岸上紛披稠密的柳枝,順著臺階走到河底,靠近河中心的流水,那清澈的淮河水已不是我記憶里的渾濁。抬頭仰望那巍峨的臨淮崗大壩,感受到他的偉岸與強大氣場。透過壩孔,可以望見上游白茫茫的淮河水,有“長淮忽迷天遠近”的蒼茫感。
離開前,我們在寫有“治淮豐碑”紅色大字的巨石碑前留影;赝R淮崗大壩,但見大壩之上赫然寫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蒼勁題字,氣勢磅礴間彰顯出向淮河洪澇災害宣戰(zhàn)的豪邁,也是對淮河兩岸人民發(fā)出的偉大號召。如今的淮河兒女正繼續(xù)響應號召,努力把淮河修好,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
喝著淮河水長大的我,曾經(jīng)歷了淮河水帶給家鄉(xiāng)人民的痛苦,如今又在見證淮河水為故鄉(xiāng)送來幸福與安康。雖又有近一年未回故鄉(xiāng)了,淮河的滔滔水聲卻一直在我的夢中縈繞,并日漸清晰響亮。(劉千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