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楚”為名,卻不止于楚;以“物”為媒,卻超越時空。一磚一瓦仿佛鐫刻著文明的密碼,一器一皿似乎訴說著歷史的流轉(zhuǎn),這就是安徽楚文化博物館。
五一期間,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內(nèi)熙熙攘攘,游人絡(luò)繹不絕;春釉鐖蟆⒒茨暇W(wǎng)記者在這里看到,門前等待進館的各地游客目光期待,各個角落掃視之處皆為景、皆有物,進入大門的一瞬間,便已經(jīng)與兩千多年前的雄渾與浪漫撞了個滿懷。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館,2022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建筑彰顯楚人“四方筑城”“荊楚高臺”的建筑理念,既有巍巍古風(fēng),又具現(xiàn)代氣息。博物館珍藏文物1萬余件(套),其中涉楚文物700余件(套),國家一級文物230件(套)。館內(nèi)設(shè)有“安徽楚文化”“壽縣文明史”兩個基本陳列和“壽春壽文化”專題陳列。
行走館內(nèi),移步換景,每一步都是對楚人“四方筑城”氣魄的致敬。一件件歷史悠久的文物吟唱著淬火的時光,閃爍的光芒下藏著楚國的魂魄。復(fù)刻的楚大鼎紋飾如云雷奔涌,它顛沛流離的歷史讓人肅然起敬;作為“鎮(zhèn)館之寶”之一,三足羊首銅尊造型生動、獨特,在同類器物中實屬罕見。楚金幣璀璨耀眼,讓人恍若看到楚國商隊穿越南北的足跡;“越王者旨于賜”劍紋飾精美,意義重大,不僅能夠看出當(dāng)時越國與蔡國之間的關(guān)系,更真實反映了那個年代的青銅兵器鑄造水平;在累絲鑲寶八龍紋金帶扣前駐足,才知楚人的巧思仿佛會呼吸,它是楚國工匠以血淬煉的浪漫,更是長江流域文明交融的見證;歷經(jīng)兩千余年歲月洗禮依舊保存完整的青銅車馬器零構(gòu)件,它的珍貴更是無需多言……許多游客表示,多次參觀欣賞依然感到震撼。
五一期間,安徽楚文化博物館精心籌備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穿越時空·重夢風(fēng)華”“妙筆丹青”“油墨傘韻”“‘帽’美如花”等,風(fēng)格各異形式有趣,吸引了很多游客參加。
博物館的力量,是透過文物和遺存去發(fā)現(xiàn)歷史的美,汲取這種力量,方可喚醒文明的璀璨與文化的生生不息。離館時,游客均意猶未盡地一步三回頭,品味著剛才觀賞過的文物,回憶過的歷史。夕陽正掠過博物館上方,楚樂編鐘的余韻仿佛仍在梁間流轉(zhuǎn),這里不僅是文物的陳列所,更是一座跨越時空的橋,它有壽春古城綿延千年的雄渾,也有今人凝望歷史的浪漫。
(記者 付莉榮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