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謝輝)10月31日,2025年淮南市科普研學示范活動在潘集區(qū)潘集鎮(zhèn)“水滴空間·東辰園”啟動,來自全市多個縣區(qū)的240名學生參與啟動儀式,并開展首次“地質探秘·生態(tài)修復之旅”研學活動。
啟動儀式后,學生們在科普老師帶領下,先后走進“水滴空間·東辰園”、淮南市(國家級)大宗煤電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八公山地質公園等地。在東辰園,大家用“北斗小精靈”調查塌陷區(qū)治理,實地了解治理成果,并制作地球保護主題吹塑紙版畫;在固廢綜合利用基地,通過解說了解煤矸石加工成陶粒的過程;在八公山地質公園博物館,近距離觀察“淮南蟲”等古生物化石,深化對家鄉(xiāng)“藍色星球生命起源地”的認知。
據(jù)悉,該活動由市科協(xié)、市教體局聯(lián)合主辦,以“淮畔尋智·研學筑夢”為主題,共設3條研學線路——“典籍尋智·《淮南子》探秘之旅”“煤海匠心·科創(chuàng)融合之旅”“地質探秘·生態(tài)修復之旅”,涵蓋8個研學點,每條線路含2至3個點位;顒訉⒊掷m(xù)1個月,從全市20余所中小學選拔800名學生參與,交通、保險、午餐等所有費用由市科協(xié)承擔,不向學生收費。
市科協(xié)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動將激發(fā)青少年愛家鄉(xiāng)、學科學的熱情,引領校園科普活動深入開展,為科技強市和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