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節(jié)的一場小雨后,壽縣古城內(nèi)11株“國寶級”銀杏樹在眾多游客和網(wǎng)紅的期盼中,樹葉由綠變黃,葉黃成“瀑”,迎來最佳觀賞期。樹干挺拔、樹冠亭亭如蓋,風吹葉落、金翠鋪地,四面八方的游客嗅著葉香,踏著一地“碎金”前來打卡、拍照,分享賞景之悅。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壽縣位于八公山麓、淮河南岸,古城內(nèi)千年古樹眾多,這些古樹飽經(jīng)滄桑,依然枝繁葉茂。其中,城內(nèi)東北隅的報恩禪寺、西大街的孔廟、西南隅的清真寺,共有11株“國寶級”銀杏。銀杏葉在初冬的暖陽下熠熠生輝,微風輕拂,飄落的樹葉宛如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為古樸的石板路和灰瓦屋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華毯,為古城增添了幾分溫馨與生機。游走觀景,猶如步步“踏金”,怡然自得。
近年來,壽縣進一步加快文化旅游建設步伐,在新老城區(qū)、景區(qū)周邊種植的銀杏與千年銀杏相映成趣,將冬日的古城裝扮得一片金黃,別具一番風味。今年,壽縣依托報恩寺的“唐杏”、孔廟的“元杏”和清真寺的“明杏”,推出壽州古城“三生有杏”旅游系列活動,通過“尋唐”“溯元”“訪明”“踏金接!钡拳h(huán)節(jié),讓游客沉浸式解鎖古銀杏打卡,留存古城冬日游記憶。
(記者 周瑩瑩 通訊員 余濤 楊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