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5年,恰逢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誕辰900周年。這位“六十年間萬首詩”的文壇巨匠,用筆墨鐫刻了南宋的風雨滄桑,也以“笑”與“酒”為經(jīng)緯,編織出自己跌宕起伏卻始終赤誠的人生長卷。從少年意氣到暮年孤懷,諸如“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在“笑”里藏著他的豁達與堅守,“酒”中盛滿他的家國與柔情。二者交織輝映,不僅是詩人生命體驗的鮮活注腳,更是南宋文人風骨的生動寫照。
笑看世事:于沉浮中守本心
陸游的“笑”從來不是淺薄的歡愉,而是歷經(jīng)風霜后的生命智慧。他的人生始終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夾縫中輾轉(zhuǎn),科舉受挫、仕途坎坷、壯志難酬,多重困頓卻未曾磨滅他眼底的光,反而沉淀出多樣的“笑”態(tài),映照出不同境遇下的人生抉擇。
少年時的笑,是“自笑平生醉后狂,千鐘使氣少年場”的張揚意氣。彼時的陸游,心懷“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壯志,風華正茂,縱酒狂歌,那份笑里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少年人的坦蕩。青年入蜀后,他投身抗金前線,南鄭的軍旅生涯讓他的笑多了幾分豪邁與剛健。即便后來幕府解散,壯志難酬,他仍能“江邊一笑覺天寬”,在半醉微吟中掙脫失意的桎梏,于天地間尋得精神的開闊。
中年罷官歸鄉(xiāng),生活的困頓與仕途的失意讓他的笑增添了自嘲的意味!白孕χ\生事事疏,年來錐與地俱無”,看似調(diào)侃自己謀生無方,實則隱藏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守;“白發(fā)蕭然還自笑,風流猶見過江初”,滿頭華發(fā)遮不住那份風雅意氣,自嘲中是未曾消減的初心。而面對世間的贊譽與詆毀,他更以“俗間毀譽惟堪笑”的淡然處之,將榮辱得失拋諸腦后,只堅守內(nèi)心的道義與信念。
晚年的笑,多了幾分從容與溫情。“花前一笑頻開口,林下深藏永息肩”,是對隱居生活的愜意接納;“笑語寬衰疾,登臨到夕陽”,是與歲月和解的豁達。他甚至以“吾家笑疾自士龍,我才雖卑笑則同”的詼諧,將愛笑的天性歸于先祖,在幽默中消解衰老的愁緒。陸游的“笑”,從少年的狂放、中年的自嘲到晚年的從 容,貫穿一生卻始終純粹,那是歷經(jīng)沉浮后仍對生活滿懷熱愛的赤誠,是身處困頓卻不改其志的堅守。
酒寄情懷:于杯盞間藏家國
酒,是陸游詩詞中出現(xiàn)頻率極高的意象,三千余首涉酒詩作,每一杯都盛滿了滾燙的情感。于他而言,酒不是避世的麻醉劑,而是情感的宣泄口,是壯志的催化劑,更是連接個人命運與家國天下的紐帶。
酒里有未涼的報國熱血。陸游自幼便在顛沛流離中目睹山河破碎,收復中原的信念如種子般深埋心底。南鄭軍旅生涯中,他與將士們共飲于軍營,酒入豪腸,化作“隴頭十月天雨霜,壯士夜挽綠沉槍”的豪情,筆下詩句也常流露“報國欲死無戰(zhàn)場”的悲憤。他向朝廷獻上《平戎策》,卻因主和派排擠而壯志難酬,離別前線時,“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衣上的酒痕與征塵,都是壯志未酬的不甘與悵惘。即便罷官歸鄉(xiāng),他仍在酒中寄托報國之志,“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一杯濁酒下肚,便仿佛重回抗金前線,鐵馬冰河入夢來。直至彌留之際,他仍叮囑子孫“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那未喝完的酒,成了他對家國最深的牽掛。
酒里有純粹的人間溫情。罷官后的鄉(xiāng)村生活,讓陸游遠離了官場的傾軋,也讓他感受到了最質(zhì)樸的人情美!澳r(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農(nóng)家渾濁的臘酒里,藏著豐收的喜悅與待客的熱忱,一杯下肚,暖了胃也暖了心。與友人相聚時,他“傾家釀酒猶嫌少”,以夸張的筆觸寫出對友人的真摯情誼;獨處時,他“閑愁如飛雪,入酒即消融”,將羈旅的孤寂、病痛的折磨都融入酒中,在杯盞間尋得片刻安寧。晚年的他雖身體虛弱,卻仍以薄酒為伴,在微醺中品味生活的平淡與真實。
酒里有執(zhí)著的詩心與品格。陸游的酒,常常與詩相伴相生,“飲如長鯨渴赴海,詩成放筆千觴空”,酒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而詩歌則定格了飲酒時的豪情。他在“荔子陰中時縱酒,竹枝聲里強追歡”中,以酒消解異鄉(xiāng)的酸楚;在“病思羈懷惟付酒,西風落日更催詩”中,借酒抵御病痛與愁緒,反而催生出更多動人詩篇。
他愛酒卻不嗜酒,“飲酒不至狂,對客不至!保冀K保持著清醒的節(jié)制,就像他的人生,即便歷經(jīng)坎坷,也從未迷失本心,始終堅守著高潔的品格與執(zhí)著的詩心。
詩酒相映:鑄文人風骨照千秋
“笑”與“酒”,在陸游的詩詞中從來不是孤立的意象,而是相互交織、相得益彰,共同構(gòu)筑了他豐富立體的精神世界,也鑄就了穿越千年仍熠熠生輝的文人風骨。
“笑”是“酒”的精神底色,“酒”是“笑”的情感載體。當陸游“江邊一笑覺天寬”時,是“酒”賦予了他掙脫困境的勇氣;當他“自笑平生醉后狂”時,是“酒”點燃了他少年意氣的張揚;當他“俗間毀譽惟堪笑”時,是“酒”讓他多了一份看淡得失的從容。而“笑”又讓“酒”的情感更顯真摯,沒有矯揉造作的悲戚,只有坦坦蕩蕩的抒發(fā),即便在“酒到愁邊量自增”的失意中,也透著一份不向命運低頭的倔強。
詩酒相伴的人生,是陸游對生命本質(zhì)的堅守。他一生坎坷,卻從未沉淪;歷經(jīng)磨難,卻始終赤誠。“笑”與“酒”,是他對抗命運不公的武器,是他安放家國情懷的港灣,更是他熱愛生活的證明。在那個偏安一隅的南宋,多少文人在山河破碎中消沉避世,而陸游卻以詩為劍、以酒為旗,用“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赤誠,書寫著對家國的忠誠;用“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詮釋著對生活的熱愛。他的詩酒人生,不僅是個人命運的寫照,更是一個時代文人精神的縮影——縱使身處黑暗,也要追尋光明;縱使歷經(jīng)風雨,也要堅守本心。
九百年后的今天,當我們重讀陸游的詩詞,仍能從“笑”與“酒”的意象中感受到那份滾燙的赤誠與不朽的風骨。作為“淮南老鄉(xiāng)”的我,對其大作、佳作喜愛有加,細品他的“晚來又入淮南路,紅樹青山合有詩(《望江道中》)”、“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鴉戍堞空(《晚泊》)”等詩句,更是反復吟誦。那笑,是穿越千年的豁達與堅守;那酒,是流淌至今的家國與溫情。陸游用詩酒話人生,給我們留下流傳千古的詩篇。無論境遇多么困頓,都要堅守內(nèi)心的信念。這份詩酒情懷,這份文人風骨,將永遠照亮后世之人前行的道路。
(代宜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