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馬拉松一路“跑”來


說起奧運火炬手張亮友老人,人們都不陌生。這位80多歲的老人自1952年便開始練習(xí)跑步。近60年的歲月里,他跑著跑著,感慨越來越深:“建國60周年,如今道路寬了日子好了,這是60年前大家都想不到的事情!
張亮友“認識”馬拉松是在1956年,而跑步一直是他的愛好。12歲開始到淮南煤礦工作的張亮友,1952年開始練習(xí)跑步。張老說:“那時候沒條件,剛剛建國沒幾年,有些地方連飯都吃不飽,人們沒有鍛煉的條件和習(xí)慣!
上世紀50年代,很多道路都沒有路燈,張老為了跑步常常把白班和人家夜班對調(diào),空出白天的時間來跑。張老說,那時候的馬路沒法和現(xiàn)在比,就是大路也難免坑坑洼洼,跑起步來是磕磕絆絆,所以穿鞋子特別費,那時候都穿布鞋,鞋底老是掉。我就想了個辦法,用釘子釘一下繼續(xù)穿。就是這樣,鞋子還是跑壞了很多雙,數(shù)量我自己都記不清了。另外,跑步消耗體力,還常常感覺到餓。
跑步路不好、費鞋子、感覺到餓,這些難題都沒有嚇退當(dāng)年的張亮友,為了讓自己堅持下來,他開始從自己住的大通區(qū)跑到壽縣去為親戚朋友買豆芽。他說:“天熱了或天冷了,我就有點懶惰思想。還有一方面原因是這樣的天氣更費鞋,更容易餓。豆芽是當(dāng)年常出現(xiàn)在老百姓飯桌上的一道又經(jīng)濟又實惠的菜,壽縣的豆芽新鮮、量又足,為了讓大家伙督促我,就想起了到壽縣買豆芽這個辦法。我哪天沒跑,人家就會說,今天沒買豆芽啊,你沒練!
只要功夫真,鐵杵也能磨成針。1957年的陽春三月,張亮友與幾位長跑愛好者自測了一次42公里195米測驗,張亮友的成績是3小時10分鐘左右。他們寫信給國家體委,國家體委的答復(fù)是“跑的距離不一定準確”。1957年12月,國家體委派人和安徽省體委工作人員一起在肥西檢測了張亮友的實力,張亮友以2小時52分34秒6的成績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這個成績被國家體委批準為第一個馬拉松紀錄,這也是安徽省第一個全國紀錄。
隨后的幾十年中,張亮友獲得了一系列的榮譽:1984年代表我國參加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17屆世界老年錦標賽,獲得第3名的好成績;1990年當(dāng)選北京亞運會火炬手,跑完了亞運會火炬在淮南境內(nèi)從市政府到上窯接力路線的全程;2008年,已經(jīng)82歲的張老,用他那穩(wěn)健的步伐瀟灑地跑完了奧運火炬?zhèn)鬟f之旅。
近60年每天20公里,一路“跑”來張老欣喜于家鄉(xiāng)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他告訴記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是進入了省工隊也沒有如今這個鍛煉環(huán)境。而現(xiàn)在:路平整了寬敞了,垃圾消失了,路燈把黑暗都趕光了,條條大路敞開了任你跑;有大通濕地公園、舜耕山這些個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公園供人們鍛煉;各個小區(qū)門口,都是專業(yè)的健身器材——拉筋的、練腰的……不像我年輕的時候,啥都沒有光是練跑步;營養(yǎng)好了,人們講健康了。我每天鍛煉,發(fā)現(xiàn)路上跑步的人越來越多了;運動的衣服、鞋子都有專門的了,F(xiàn)在的衣服、鞋子都輕巧了,跑多遠都不累……采訪的最后,這位紅光滿面的慈祥老人爽朗地笑了:“今天這么好的條件要感謝咱們的黨和國家。我會好好珍惜,爭取到下次奧運會,咱還跑火炬手!
圖一:資料圖:1957年4月在淮南蔡家崗馬拉松測驗賽上。
圖二:資料圖:2008年,奧運火炬?zhèn)鬟f中的張亮友。
(記者 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