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一名選派干部,在合肥任職培訓時和沈浩共事,他滿懷深情地說——沈浩曾經(jīng)是我的“戰(zhàn)友”
“沈浩是我的好‘戰(zhàn)友’,我們?yōu)樗械津湴梁妥院!爆F(xiàn)任安徽理工大學宣傳部對外宣傳中心主任的李靜深情地說。
2006年9月,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發(fā)出了繼續(xù)選派3000名優(yōu)秀年輕黨員干部到農(nóng)村任職,支持新農(nóng)村建設的號召。為了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李靜再次主動要求到農(nóng)村去,他將前往安慶市岳西縣店前鎮(zhèn)任黨委副書記。實際上早在1998年,他就曾在河北省石家莊平山縣的某希望小學支教過兩年。
在合肥任職培訓時李靜認識了沈浩,對于這些選派干部,他們自己都親切地互稱“派友”、“戰(zhàn)友”。得知他在3年任職期將滿之時,小崗村98戶農(nóng)民按下紅手印強烈挽留他繼續(xù)擔任村黨委書記時,當時在一起培訓的一百多名省直機關的選派干部都對沈浩肅然起敬。對沈浩,李靜也很欽佩。在培訓期間與沈浩的接觸中,李靜覺得沈浩人很隨和,待人也很真誠,與他交流就像在與一個兄長談心。
任職培訓結束后,李靜前往店前鎮(zhèn)任職,店前鎮(zhèn)位于革命老區(qū)岳西縣,從淮南前往店前鎮(zhèn)要坐一天的汽車才能到達,百余公里的山路能把人的骨頭顛散,這可難不倒李靜,在工作的日子里,李靜同沈浩還保持著聯(lián)系,與沈浩交流體會,吸取有益的東西。
以后的日子里,這群“戰(zhàn)友”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著,雖然也曾遇到過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是一想起“戰(zhàn)友”沈浩,一想起沈浩為小崗村的付出,他們就有無窮干勁。李靜深受沈浩的影響,也干出了一些實績,例如,剛到鎮(zhèn)上,李靜從鄉(xiāng)親們的反映中了解到,鎮(zhèn)上徐良小學年久失修,威脅著師生的生命安全。他立下決心一定要想盡辦法解決徐良小學危房問題。2006年12月25日一大早,帶著356名師生的囑托,經(jīng)過6個小時長途顛簸,李靜終于在下午下班之前趕到省教育廳,在省教育廳的關心下,如今一所總造價近20萬元,建筑面積320平方米的綜合樓已建成并交付使用。三年里,李靜通過各種途徑從財政廳、教育廳、文化廳、建設廳等單位爭取各類資金200多萬元。從一個原先村民們眼中的“客人”,變成了鄉(xiāng)親們的“自家人”。
2008年11月4日,安徽省教育廳組織省內高校的下派干部去滁州學習,李靜很高興,因為有一項活動是到小崗參觀。李靜心想,這下可以與自己的“戰(zhàn)友”促膝長談了。11月5日,李靜和幾個“戰(zhàn)友”來到小崗,一進大門,就被小崗吸引了,整潔的環(huán)境,寬敞漂亮的馬路,大包干紀念館里的大包干紅手印赫然在目,都給李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在小崗,他不禁佩服起他的“戰(zhàn)友”沈浩來,這時他才明白為什么有這么多的鄉(xiāng)親一再挽留沈浩。等了一天,也沒有見到沈浩,原來沈浩一大早就已出門了,大家這次才極度失望起來,有人發(fā)牢騷,“真不夠意思!”其實大家都明白,并不是沈浩不見大家,只是他實在是忙!李靜在心中感嘆:“哎,沈浩太忙了!”李靜和同伴們離開了小崗,雖然沒有見到沈浩,但沈浩的形象在他們腦海中反而更清晰起來。
2009年11月,這群選派干部的任期馬上就要滿了,李靜此時心想,等任期一滿,再和沈浩聚一聚,“有很長時間沒有見到他了,只是在電話里交流真不過癮!笨墒钦l曾想2009年11月6日,沈浩與世長辭了,當天李靜就知道了這個消息,這讓他很震驚,但他馬上又想到,像沈浩那樣拼命工作,又怎么能不出事呢?李靜一遍又一遍地看著手機里存著的沈浩的手機號碼,心頭無比沉重,沈浩的音容笑貌不停地浮現(xiàn)在他的眼前,“好‘戰(zhàn)友’啊,再也看不到你和藹的臉龐,再沒有人陪我談心啦!”李靜說:“時常覺得我還剛剛和他通過電話,好像他還活著一樣。像小崗村的村民們說的那樣:‘我們的沈浩書記沒有死,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李靜說,沈浩同志是安徽省三批選派干部12000人的優(yōu)秀典型。作為沈浩曾經(jīng)的“戰(zhàn)友”,安徽省第三批選派干部,有太多的東西要向沈浩學習,雖然我在選派期間也為當?shù)乩习傩兆隽艘恍┦,也為當(shù)氐男罗r(nóng)村建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得到了廣大黨員干部的尊敬和愛戴,被推薦為全省選派干部標兵,但這些和沈浩書記在小崗村的大奉獻大精神大愛比起來還不值一提,成績還遠遠不夠,我愿意在為大眾服務的道路上繼續(xù)走下去。
(記者 陸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