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記”蔣春明第二屆“羲之杯”全國詩書畫家邀請賽上摘大獎
翰墨揮舞書寫快意人生
一支毛筆,一張宣紙,一瓶墨汁。揮筆落字,洋洋灑灑。寫下的,不僅僅是豪邁的大字,更是一個熱愛書法的人一生的追逐。這個人,就是才獲得第二屆“羲之杯”全國詩書畫家邀請賽一等獎的淮南日報社“老記”蔣春明。
第二屆“羲之杯”全國詩書畫家邀請賽由《羲之書畫報·詩書畫家》、華夏博學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北京大學書畫研究會協(xié)辦,旨在全面展示當今詩書畫家創(chuàng)作實力,系統(tǒng)地宣傳當代中國詩書畫家的時代風采。
一支禿筆 領他走上書法路
今年57歲的蔣春明,書法生涯已逾50年;厥捉Y緣書法的幕幕場景,他依然記憶猶新。
“1960年,我上小學的時候,每天都會經(jīng)過一個郵局,郵局門口有一個姓吳的老人,寫一手好毛筆字,常常吸引我……”蔣春明說,漸漸地,每天上學前、放學后趴在吳老那看他練書法成了習慣。老人被蔣春明的執(zhí)著打動,于是贈送了一份在當時來說十分珍貴的禮物:一支禿毛筆、一張練過字的紙、一種蘸水練字法。
之后,蔣春明開始了書法練習,并于1966年機緣巧合地結識了書畫家張蒲齡先生。張老借給蔣春明很多書,其中一本是顏真卿的《多寶塔》,這也是蔣春明擁有的第一本字帖,也正是從這時開始,他正式開始臨帖,叩響了書法世界的大門。
條件雖苦 滿腔熱忱不曾改
為了學好書法,蔣春明尋找一切機會?沼鄷r間,他到郵局門口看老人練字;上書法課的時候,向老師學習;逢年過節(jié)時,他去看書畫展;放映電影時,他找機會到后臺去看幻燈片,只因那上面有用毛筆書寫的字幕……
當時的條件很是艱苦,甚至連一支正常的毛筆、一張紙和一瓶墨汁都沒有。但他毫不泄氣,而是開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
“最好的條件就是用毛筆蘸著摻水的墨汁在紙上練字,一遍又一遍,等紙完全變黑了,再用毛筆蘸清水在紙上無數(shù)次地練習。除了這,還有別的辦法……”蔣春明說,他有時利用撿柴的機會,用干枯的樹枝在地上練字;有時到淮河邊上,用樹枝在松軟的沙子上練字;有時用手指在空中練字。
堅持不懈 成績終于獲肯定
經(jīng)過幾十年磨練,蔣春明的書法已經(jīng)得到專家和社會的肯定。近些年來,他獲得了很多書法獎項,如第十一屆中、菲、日國際書畫大賽中年組二等獎,第二屆“羲之杯”全國詩書畫家邀請賽一等獎,慶祝建黨九十周年全國中老年書畫大賽金獎……記者仔細一數(shù),僅2011年3月至今,蔣春明就獲得9個國家級及以上級別的書畫比賽金獎和2個一等獎。
2010年,蔣春明被淮南市作協(xié)、書協(xié)同時吸納為會員。2011年8月,被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評為一級書法師職稱,并頒發(fā)了書法師證。
獲得一系列榮譽,蔣春明沒有沾沾自喜。相反,他將這些成績化作自信,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書法創(chuàng)作和研究之中。
(見習記者 陳璐 記者 黃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