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我們身邊的草根榜樣(集體篇)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很多普通人的故事為我們所熟知,自己出錢義務為百姓修橋鋪路的老人讓我們知道了什么是溫暖,身臨險境卻把保護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司機讓我們知道了什么是責任……他們只是一些平凡的小人物,卻擁有著一顆火熱的心,他們的行為時刻傳遞著正能量,影響著很多人。
在淮南,同樣有一個個、一群群普通人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做著愛心善舉,不求報答,不求回饋,他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也沒有大義凜然的口號,有的僅僅是小人物的微笑和堅持,責任與感動。2014年春節(jié)臨近,記者走到他們身邊,傾聽他們背后的愛心故事。
服務春運的“小人物”吹響集結號
參加完期末考試,大學生們迎來了寒假生活,然而,安徽理工大學有一群學生,無怨無悔地將寒假交給了志愿活動,當上了春運志愿者。
1月7日下午,記者采訪時正好趕上安徽理工大學2014年春運志愿者的面試選拔,招收40余名志愿者的隊伍,已有80位同學前來報名,每一個同學都在面試中表達了自己參加春運志愿服務的信心和決心。記者得知,安理大從2010年開始就為學生們搭建了這樣的志愿者平臺,總共有200余人/次參與了春運志愿者活動。
李響和尹兵兵是彈藥專業(yè)的大三學生,去年他們同時參加了春運志愿者活動,今年打算再次參加!扒叭甑闹驹刚呋顒又挥小畮桶唷豁,也就是為乘客們進行通道指引,信息咨詢以及搬運行李等工作,從去年開始,志愿活動又增加了售票工作,對我們來說更加有挑戰(zhàn)性!崩铐懕硎,去年他們參與的就是售票工作,經(jīng)過大約一周的培訓之后,他們就獨自上崗了,看似簡單的售票其實并不簡單,需要了解每個乘客的不同需求,“是學生票還是普通票,日期、車次等都不能弄錯!币f,參與了志愿者的售票工作后,學會了換位思考,學會了體諒他人,“以前買票時總覺得售票員態(tài)度不好,冷冰冰的,可是做了這個工作才知道,每天至少要面對三四百人,想一直保持熱情真的挺不簡單!
孫方永和李成孝去年做的是幫班工作,“要主動幫助乘客們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在禁煙區(qū)看到有人抽煙,就要上去制止,看到有人占了兩個座位,就要勸導。”李成孝說,雖然做的都是小事情,但是義務幫助別人會很有滿足感,每當聽到別人真誠地說“謝謝”時,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
做春運志愿者,除了春節(jié)期間休息兩天外,其余的寒假時間幾乎都交給了志愿活動,面對記者問道:“寒假做志愿者會覺得耽誤時間嗎?”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不會!崩铐懜嬖V記者,相比之下,會覺得以前吃喝玩的寒假生活沒有意義,“學習了很多東西,而且能夠幫助很多人,從每年報名的人數(shù)增加就能看出,越來越多的同學愿意參與進來,共同為社會傳遞正能量!
關愛青少年的“小人物” 揚起愛之帆
12355,是淮南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的熱線電話,也是聯(lián)系心理、法律等專業(yè)人士和青少年的一座橋梁,從2010年底熱線開通以來,服務臺已經(jīng)走過了三年多的歷程,為許多青少年解決了各種各樣的疑難棘手問題。
1月8日,記者采訪時了解到,去年服務臺共接到148個熱線電話,解決問題46例。12355的工作人員全部都是義務幫扶的志愿者,他們中有醫(yī)生,有律師,更有心理學老師以及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最可貴的就是,三年多來,我們這個志愿團隊的人員幾乎沒有變動,也就是說,大家都是利用休息時間在做這個工作,一直堅持走到了現(xiàn)在!鼻嗌倌攴⻊张_心理咨詢熱線中心主任陳永告訴記者,當初加入這個團隊的初衷就是為了幫助更多的青少年及家長,解決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想讓孩子們正視心理問題,解除誤區(qū),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雖然是義務幫扶,但我們卻把它當成一種社會責任!
淮南一中心理學老師王艷告訴記者,在教留守兒童做游戲時,那些孩子們的眼睛里紛紛閃著光芒,即便是一個很簡單的游戲,他們也都是睜大了眼睛仔細聽,認真做,用心思考,“那種求知若渴的眼神,讓我有一種深深的被需要感,當你的價值被無限放大,那種感覺,彌足珍貴!
王艷說,面對一些留守兒童時,剛開始可能有同情的成分,總想說一些安慰他們的話,使得他們不孤單不害怕!暗呛退麄兘佑|后發(fā)現(xiàn),他們比我想象的要單純、積極的多!蓖跗G告訴記者,孩子們會說出“爸爸媽媽很辛苦,會好好學習。”“長大了掙錢,讓爸爸媽媽在家休息!敝惖脑挘@些積極向上,散發(fā)著愛的思想對她來說也是一種回饋,一種力量!罢芰坎⒉皇侵挥杏⑿廴宋锊拍軌騻鬟f的,我們這樣的普通人也同樣可以,一點點關懷,一點點信任都可以影響身邊的人,這要看大家是否愿意去做!蓖跗G說。
愛心搬運的“小人物” 發(fā)動小馬達
在大唐淮南田家庵發(fā)電廠,有這么一種狀況,不少在海外工作的職工春節(jié)時無法回家過年,家中只有留守的妻兒和老人,可每逢廠里分發(fā)慰問品和必需品時,如何領回家對他們而言就成了問題。
“阿姨,您只需要在這里登記一下,我們就會把過年發(fā)的米面油送給您啦!泵磕昕斓酱汗(jié)時,這個登記臺就成了田家庵發(fā)電廠門前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廠里自發(fā)組織起來的青年志愿者們義務為職工家屬送米送面,這一送就是四年。
這是田家庵發(fā)電廠青年志愿者活動中的一項——“愛心搬運”,1月8日,記者采訪時了解到,四年前,為使廠外部項目部和有困難的員工體會到“田電大家庭”的溫暖,廠團委啟動了“愛心搬運”志愿服務活動!皭坌陌徇\”主要是為在外部市場工作的職工留守家屬提供便民服務,由青年志愿者們義務提供私家車,自發(fā)組成愛心車隊,為留守家屬運送慰問品,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開展“愛心搬運”活動時,志愿者們都會明確分工,登記運送地點、統(tǒng)計聯(lián)系電話,清點慰問品數(shù)量、安排各生活小區(qū)配送人員及行程路線等等,大家各司其職,工作有條不紊!盎顒娱_展4年來,共有69名志愿者,21輛私家車,義務上門送米近千袋、送油900余桶,運送地點遍及淮南市多個生活小區(qū)!被顒迂撠熑吮硎,隨著志愿者不斷地加入,讓大家感覺到,愛心不缺乏,社會倡導的正能量,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圖一、二為田家庵電廠的志愿者們正在進行愛心搬運。
圖三為大學生們正在踴躍填寫志愿者報名表。
(記者 付莉榮 廖凌云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