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高尚”是人們對跨國捐髓淮南青年張寶的盛贊,然而熟悉他的人卻說——
張寶有個“靜悄悄”的世界
淮南小伙張寶跨國捐髓獲習主席點贊的事而今是家喻戶曉,人們紛紛稱贊的同時,也不免對張寶產生了好奇。今天,請跟隨記者的筆墨一同去“探究”、“認識”張寶。
1981年,張寶出生在淮南市潘集區(qū)一個農民家庭。因為家境貧寒,張寶是在幾個親戚朋友的資助下才讀完小學、初中、高中的,后來考入武漢船舶技術學院。2003年,張寶畢業(yè)后,留在武漢一家房產公司做策劃與銷售。2008年,他從武漢返回淮南,在親戚開的江蘇九鼎環(huán)球工程建設公司淮南分公司從事土建等建筑工程工作。從小成長的經歷和親友的幫助,深深地烙印在張寶的心中,讓他早早地埋下了一個愿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于是才有了加入淮南市紅十字會成為志愿者的舉動和眾多的善舉。
家人眼中的張寶:是個誠實、刻苦、認真的人!
“他是個誠實、做事有責任心、工作認真的人!睆垖毜木司颂K毅這樣評價他。從小看著張寶長大,如今,又跟張寶同在一家公司工作,蘇毅說,這么多年來,他從來沒有批評過張寶,不是因為是親戚礙于面子不批評,而是張寶本身就沒有值得別人批評的地方。他說,張寶從小就是個乖孩子,從不惹是生非,多言多語;工作后做事有板有眼,認真刻苦,讓人放心,平時在工作中還很團結同事,跟業(yè)務單位的人相處得非常融洽。
2008年回到淮南工作,張寶學的是營銷專業(yè),不適應建筑工程行業(yè)。為了盡快勝任工作,他從頭學起,向專業(yè)人士認真求教,還專門在安理大進修了工民建專業(yè),一直不斷學習。
在張寶的QQ空間,記者看到了許多有關《商業(yè)規(guī)劃動線設計及鋪位分割交流探討》、《北方商業(yè)地產》、《如何高效完成項目定位》等相關專業(yè)資料,可見他是如此認真、勤奮的人。
同學眼中的張寶:是個低調、淡定、善良的人!
“習主席在韓國演講時表揚了我的好兄弟!”“你的兄弟是誰?”“他叫張寶!就是跨國捐骨髓的那個……”張寶的事情一經媒體報道后,許多在外地工作的同學都知道了,紛紛為有這么一個同學感到驕傲和自豪,并爭相在QQ空間里發(fā)表“說說”。
“張寶是一個低調、淡定、內斂、平實、善良的人!”大學同學馮希成、黃文旺這樣評價他。大學四年大家都在一個寢室,畢業(yè)后也經常聯系,室友們知道他獻血,不知道獻了十五六次這么多,也不知道他捐獻了骨髓。尤其是在車禍后還能跨國捐髓,更是讓黃文旺佩服,他說這么做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
回憶起在學校時的點點滴滴,黃文旺說雖然已經事隔多年,但記憶猶新。張寶比他小兩歲,卻比他穩(wěn)重、樂于助人。他說,張寶在大學時是班干部,做事成熟、穩(wěn)重,各方面都考慮得周全,平時有同學生病,張寶都會去關心一下,有同學不開心,張寶也會上前去開導。大學時的張寶一直是老師們的好助手,同學們的知心朋友。
同仁眼中的張寶:是個只做不說、不張揚的人!
作為淮南市紅十字會志愿者,張寶與淮南市紅十字會秘書長陳玉琴很熟悉。在陳玉琴眼中,張寶是個只做不說、不喜歡張揚的人。他做任何事情,只要認準了,就會去做。他助學、獻血,開始家人、親人、同事都不知道。后來他的二舅看到他一摞獻血證,才知道張寶獻血的事,偶爾還能看到他資助的孩子寄來的信,才明白他在助學。
讓陳玉琴印象最深的,還是那次為韓國華裔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那次捐獻后,事務纏身的張寶不顧身體,在捐獻完的次日就悄悄返回了淮南。如同捐獻前去北京一樣,低調而來、低調而回,好像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他從不向外人提起,除了自己家里幾位至親知道外,身邊的人都不了解。當淮南市紅十字會請來媒體欲對他捐髓的事進行報道時,他一再婉拒,反復強調自己沒做什么,并稱什么也沒有救人一命重要,這是他應該做的,不值得報道。當淮南市紅十字會為其申報當年感動淮南十佳事跡時,他也同樣地“不配合”。這就是愛靜悄悄做好事的張寶!
記者 李 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