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孩子們的日子過得都挺紅火,住在城里的有七家。近年來,陸陸續(xù)續(xù)都買了商品房。每家買房子后,都主動要接婆婆去住。婆婆總是說,“你們都上班,忙,添一個人,就要操一份心。”其實,我們都明白,她就是不想打擾兒女的生活。沒辦法,每家都把鑰匙送給她,囑咐她,想來就來,都是家啊。
雖然她不過來住,但七家的大門鑰匙,樓道鑰匙,她都興奮地收下了。總計十四把呢,叮叮當(dāng)當(dāng),熱熱鬧鬧像管弦樂隊,日日奏響在婆婆的腰間。我有時候嗔怪她,“天天掛在腰間,不費事,墜著不嫌難受?”婆婆總是笑瞇瞇的,就像秋風(fēng)中微笑的菊花,摸摸這把,摸摸那把,暖洋洋地說,“不重,掛著習(xí)慣了!
有一天,我問婆婆,“您,每一把能對得上誰家的門嗎?”
她舉起一把黑色的,曲觴著流水線的,湊在我眼前,“這把是小玲家的,你看看,比你們家多了一道防水線。”
她又抓起三嘟嚕,“這是鳳凰花園的,你們?nèi)业,我拴在一塊呢!
“還有這一把,青灰色的,是小方家的。”
……
婆婆的心底澄明透徹,記得清清楚楚呢。
這些鑰匙,其實哪里只是鑰匙,掛在腰間,還是一種沉甸甸的牽掛,就像小時候,無論你走到哪里,都牽掛著母親的心。
記得我們那一年的“十一”,到神農(nóng)架玩,一個禮拜都沒有回來。因為節(jié)假日,景區(qū)和高速都堵車,回到小城,已經(jīng)半夜,筋疲力盡,發(fā)現(xiàn)屋里屋外不僅被打掃得干干凈凈,水瓶還騰著熱氣。不用說是婆婆來過了。一股由衷的溫暖溢過心底。不由感嘆,家有老人,真是寶。
大姐和姐夫到海門的兒子那里度暑假,兩個月沒有回來,婆婆隔幾天就過去把門窗打開,通風(fēng)透陽,在他們回來的前一天,又找來鐘點工,看著打掃了幾個小時,一直窗明幾凈,才放心地鎖好門。
二弟媳在合肥做生意,經(jīng)常不回來,婆婆每隔幾天也要過去看看,防止家里遭盜。
無論你的年齡多大,每一家,都是婆婆的牽掛。
婆婆平日喜歡和幾個老鄰居在樓道里斗地主,彎腰俯視間,有時候鑰匙就發(fā)出一聲兩聲的清響。老聶阿姨,經(jīng)常逗笑話,“老嫂子,你大閨女又叫喚你了,你大媳婦又想你了……”婆婆滿溢著幸福,絮絮叨叨,“我的這些孩子們,都好!币粔K玩牌的老鄰居都紛紛羨慕不已,豎起大拇指,“老嫂子,你是有福的人!”
對于老人的幸福是什么呢?無非就是孩子們過得都好,都孝順。對于我們,老人就是穩(wěn)定的大后方。
最近幾年,我們家家又都買了車,大姐夫說,“可惜媽不會開車,不然再加上七把車鑰匙,就能開鑰匙鋪了!
明晃晃的銅鑰,透射出柔和的光澤。婆婆的笑容,像給鑰匙加了熱,叮鈴出溫暖的氣息。
我想,這些鑰匙在一塊奏響的又何止溫暖,乃是安居樂業(yè)的清音,乃是家和萬事興的抒情。這些,對于每一位老人都是晚年的安慰,都是甜蜜的回音。
鳳臺·張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