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是企業(yè)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各企業(yè)對安全管理始終保持高壓態(tài)勢,安全處理是從嚴從重,才使得企業(yè)始終保持安全穩(wěn)定態(tài)勢。然而筆者在一些單位與基層管理干部職工交流時發(fā)現(xiàn),一些單位為了“票子”、“帽子”,想方設法“捂蓋子”,讓家丑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給安全隱患插上了“隱形的翅膀”。
從交談中得知,很多問題或者說是隱患無外乎幾類:輕工傷、小差錯、小事故等,但這些問題或隱患觸及企業(yè)的管理規(guī)定輕處分條例,或多或少就會受到經濟處罰、行政處罰。一些基層管理者為規(guī)避處罰避重就輕,極力掩飾,把本該處理的隱患或問題就地消化了。消化的途徑無非是瞞報、不報,把蓋子捂得嚴嚴實實的。所謂,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墻,或因舉報、或因釀成事故、或因問題無法處理等原因遭曝光,最終落得更加凄慘的下場或更嚴重的處理,得不償失。
筆者以為,安全管理不能“捂蓋子”,而應“揭蓋子”,這樣才能讓隱患和問題無處藏身,把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反之,根據安全管理的海因里希法則可以看出,小隱患不加以處理,釀成大事故的概率會大幅增加。而且,小問題、小隱患長期不處理,助長了人們習慣了、看慣了、干慣了的“三慣”陋習,職工對于企業(yè)的安全隱患就會麻木不仁,熟視無睹。積沙成塔,積腋成裘。長此以往,安全風險逐步加劇,安全管理愈加困難,安全環(huán)境日趨惡化,實屬不當!扒Ю镏,潰于蟻穴”,“小洞不補、大洞吃苦”,這些淺顯的道理無須贅述。
從“捂蓋子”到“揭蓋子”,反映的不僅是各級管理人員的擔當與責任,更反映了各級管理人員從容應對安全風險的胸懷與氣魄,從嚴治理安全隱患的膽識與智慧,更是反映各級管理和工作人員講政治、敢擔當、勇作為的從業(yè)要求,否則,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害人害己又害企,自己釀的苦酒自己喝,何苦而為呢?但愿各級管理干部把“捂蓋子”變“揭蓋子”當成安全管理的常態(tài),讓問題或隱患無處藏身,讓安全固若金湯。(胡 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