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共青團中央在全國推行的“七彩課堂”項目,服務農民工子女健康成長,近段時間,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詩系童真”實踐團隊來到了潘集區(qū)古溝回族鄉(xiāng)太平回民小學,與留守兒童們共度一段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
看,孩子們在語言游戲中咬文嚼字;聽,孩子們在多彩課堂上引吭高歌;嗅,孩子們在陽光下?lián)]灑熱情的青春氣息。
詩情書香育人夢,抖落風塵桃李紅。大學生實踐團隊隊長汪宇開始領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每天早晨的第一堂課:國學誦讀。近百名留守兒童在座位上認真朗讀的模樣,如美好的畫面一次次定格。孩子們的一些方言口音,不自覺間漸漸得到糾正,發(fā)音越來越標準。
成語故事感人情,悠久歷史沁人心!芭畫z補天、后羿射日、塞翁失馬、嫦娥奔月……這些成語讓人們津津樂道!贝髮W生們正在上一堂《淮南子》成語故事趣味課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我們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王紫涵小朋友驕傲地豎起了大拇指。孩子們在聽講成語故事的時候,激發(fā)出對家鄉(xiāng)的由衷熱愛。
故事“繪”畫,勾勒夢幻天地。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大學生們以手動操作的方式讓孩子們用泥塑呈現(xiàn)一片愛心世界。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片樂園,每個孩子的泥塑之術都不盡相同,如同畫家創(chuàng)作一幅畫,音樂家譜寫一首曲,舞蹈家創(chuàng)編一支舞那般,他們的作品表現(xiàn)力讓人刮目相看。
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一起走!耙粔K小小的電池,就會污染一立方米的土壤;一毫克的汞滲入地下,就會造成360噸的水污染……”一場以“可持續(xù)發(fā)展——垃圾分類”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舉行!皾窠,干垃圾,不管它多濕,都是干垃圾;瓜子皮,濕垃圾,不管它多干,它都是濕垃圾。”在歡聲笑語中,大學生們用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語言給孩子們詳細介紹了垃圾分類的知識。
感恩系童心,國與家共行。“小朋友們,你們是怎樣感恩父母的呢?”“幫媽媽做家務”,“幫家里插秧”……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他們所理解的“感恩”。大學生們順勢引導,孩子們開始理解“感恩”的具體含義,從感恩父母到感恩老師、朋友,一起與愛同行!課程接近尾聲時,孩子們進行了親情演講,稚嫩的文字、響亮的聲音、真摯的感情,流露出孩子們對外出務工父母深切的愛。
共筑中國夢,弘揚華夏魂。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學生們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袄蠋,為什么紅領巾是紅色的呀?”“老師,為什么紅色是象征著熱情呀”……以“紅”字引入話題,大學生們向孩子們介紹國旗、黨旗、團旗以及紅領巾的含義;隨后,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唱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一起誦讀了《過零丁洋》,并通過畫畫、折紙表達愛國之情。
“大學生老師們,孩子們都很愛你們,你們半個月來的真情付出,如一抹綠意,清涼怡人;如一葉扁舟,帶領孩子們進入童趣樂園;如一朵云彩,指引孩子們在遼闊的天空徜徉!碧交孛裥W相關負責人動情地說。
“明年哥哥姐姐們一定回來看我們哦,來!拉勾……”蔡夢蝶小朋友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了。一雙雙大手握住一雙雙小手,大家一起拉勾。(記者 張昌濤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