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牢、碉堡、“萬人坑”……這些鐫刻著日軍殘虐暴行的歷史鐵證,時刻警醒后人落后就要挨打。今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近日,記者再次來到淮南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聽館員控訴日軍暴行。
淮南大通“萬人坑”是日本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在我市犯下滔天罪行的歷史鐵證。1938年6月4日,日本侵占了淮南大通煤礦,在其后的七年間,他們在大通煤礦施行了慘無人道的法西斯統(tǒng)治。據(jù)統(tǒng)計,在1938年6月至1945年8月間,大通煤礦有17000多人慘死在日寇的鐵蹄之下,尸體被拋棄在荒山腳下,堆積如山。1943年春,尸體腐爛,日本侵略者忍受不了尸腐的臭氣,強令礦工們挖了三條長約20米、寬5米、深3米的大坑,將遍地尸骨拋入坑內(nèi),就形成了白骨累累的“萬人坑”。一幅幅圖片、一尊尊泥塑,都是對日軍殘酷摧殘煤礦工人的真實再現(xiàn)。這里控訴著日軍侵略中國的暴行,更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瘋狂掠奪我國煤炭資源,殘酷迫害我國礦工的歷史見證。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自1968年建館以來,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近年來有了很大發(fā)展。市委、市政府為教育館新修了道路,對周邊環(huán)境進行了整治,把四周山林與“萬人坑”教育館景區(qū)融為一體,大大改善了“萬人坑”教育館的整體環(huán)境;教育館展陳面積不斷擴大。2015年,教育館推出了《日軍侵占淮南煤礦罪證陳列》。2019年,又推出了《淮南早期煤礦史料陳列》。這兩個陳列在時間上前后相連,基本完整地展示了解放前的淮南煤礦發(fā)展脈絡。通過參觀,既了解了淮南早期煤礦發(fā)展的歷史,又感受到了日軍侵占淮南煤礦的暴行,F(xiàn)在的淮南大通“萬人坑”教育館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抗戰(zhàn)紀念設施遺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共5個國家級牌子。
圖一:國家級抗戰(zhàn)紀念設施遺址——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全貌
圖二:1997年8月16日,日本友人在淮南大通“萬人坑”前默哀,他們說無論如何低頭認罪都洗刷不了日本的侵略罪行(資料片)
圖三:侵華日軍侵略淮南的罪證遺址——九龍崗老火車站碉堡
圖四:坐落在淮南十四中家屬區(qū)院內(nèi)的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日軍司令部
圖五:新中國成立后,挖掘“萬人坑”場景(資料片)
圖六:位于洞山東路的站后碉堡
圖七:“萬人坑”內(nèi)累累白骨,訴說日軍的滔天罪行
圖八:偽裝成辦公室的“秘密水牢”
圖九:群眾在大通“萬人坑”教育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記者 倪軍 陳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