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一個幼小的生命,在志愿者謝文博看來就像一粒種子發(fā)芽開花,他期盼——更多生命種子長成“廣闊森林”
9月19日,是世界骨髓捐獻者日,一名樸實憨厚的小伙正在安徽理工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舉辦的大學生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講述著讓大家既陌生又熟悉的造血干細胞捐獻故事。他就是開學前剛剛完成捐獻的該校第9例、淮南第3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謝文博。
以身示范留取血樣
謝文博是安理大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大四學生。2017年,他剛進大學不久便加入了校青協(xié)紅十字志愿服務隊,成為一名紅十字志愿者。平時就熱心公益的他,和隊友們每年都承擔淮南市紅十字會在該校開展的獻血和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服務,宣傳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動員同學們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隊伍。2018年5月世界紅十字日博愛周期間,市紅十字會又一次在該校開展獻血和造血干細胞捐獻活動,謝文博在承擔活動志愿服務的同時,以身作則,帶頭獻血并留取了造血干細胞捐獻樣本,實現了自己作為志愿者的一份心愿。
2020年的5月8日,謝文博先是接到了省紅十字會的電話,告知他與一名患者初配成功,征詢他的意見。半信半疑的謝文博立即與他熟悉的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聯(lián)系,待得到肯定回復后,他很是激動,和工作人員交流了很多,一再表示:“救命這么大的事,肯定要做!”工作人員叮囑他,和家人溝通下,爭取他們的理解支持。謝文博很是自信地回答:“沒問題,我肯定讓爸媽支持我,他們一定會同意!边@也讓工作人員十分欣喜和放心。很快,后續(xù)的工作要接著完成,但因學校沒開學,他只能在離家最近的地方做了高分采樣、體檢這些捐獻前必做的工作。
新學期開學終于盼來了,因疫情在家待了大半年的謝文博剛進校,便接到了捐獻通知。剛剛開學,好多事還沒來得及處理,新課又要開始,他又處于大四的關鍵階段,這個時間捐獻可真不是時候。但一聽說患者是個3歲的孩子,病情危急。他意識到這真是生命重于泰山的大事,立即一面與輔導員老師報告、請假,一面做爸媽工作。善良開明的爸媽爽快地答應了,一貫支持造血干細胞捐獻、一直在全省高校中捐獻領跑的學校也一如既往地重視、支持、鼓勵他。
9月6日,謝文博匆匆放下剛整理好的書包,背起行囊踏上愛的旅程,入住了安徽省立醫(yī)院。經過5天動員劑的注射,謝文博忍受著不適反應,沒有一句委屈埋怨后悔等不利于捐獻的話,一門心思等待采集捐獻那神奇的時刻。
9月11日上午,謝文博興奮又忐忑地走進了采集室,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采集,他順利地捐獻了90ml的造血干細胞懸混液,那袋奇妙的生命種子被緊急送往重慶挽救那個可憐又幸運的患兒。
愛的教育孕育愛心發(fā)芽
謝文博成長在皖北一個平凡的農家,父母雖是普通的農民,但謝文博從小就耳濡目染父母的善與愛。謝文博從初中就在縣城的學校住校,6年來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爸爸為人開貨車跑長途,媽媽在家操持著幾畝地,都十分辛苦。一家人難得團聚。爸媽雙休日偶爾去縣城看望他時順便帶他到街上轉轉,謝文博見到最多的就是看到獻血車,爸媽會不聲不響地走上車,伸出黝黑粗糙的胳膊獻血。因為獻血車不到農村,爸媽也很難得到一次縣城,只要碰到,爸媽就會上去,每次一家三口一起登上獻血車成了最好的團圓時光。如今爸爸已經獻血十余次,媽媽也獻血6次。這樣的場景成了年幼的謝文博腦海里最深的印記和最好的教育,爸媽就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樣。夫妻多年獻血,這在農村家庭可不多見。謝文博悄悄地努力著,沒有辜負父母默默的愛的影響,品學兼優(yōu),一直是三好學生。
謝文博走進大學,父母在他幼小心田里播下的愛的種子勃發(fā)了,他第一學期便成為紅十字志愿服務隊的骨干,擔任“格;ā敝鷮W部的部長,經常組織同學們開展各項志愿服務活動。一年一度的校園獻血,他一次也沒落下。他和隊員們一直為青海省的貧困學生開展捐書、捐衣活動,每年冬天來臨,就用好不容易籌集來的善款,買來毛線,分給同學們,為那里的孩子織圍巾、帽子、手套,每年都織兩三百件,一包包寄到孩子們的手上。為了加快速度,謝文博帶著一些男同學也和女同學一樣學會了織圍巾,看到一條條五顏六色漂亮溫暖的圍巾從自己的雙手中織出,大大咧咧憨憨厚厚的謝文博別提有多高興了。
雙休日,謝文博帶著同學們到學校周邊的農村小學去支教,為孩子們開設豐富多彩的課題和課外活動,深受農村孩子們歡迎,他們從2017年一直堅持到疫情前。
每年淮南舉辦國際馬拉松賽、環(huán)江淮萬人騎行大賽等重大活動,謝文博都帶著志愿者們參與服務。他多次獲得各級表彰的優(yōu)秀志愿者稱號。
在班里,謝文博還是個老師和同學們公認的憨實可愛的“暖寶寶”,班里的事他熱心帶頭,同學的事他出手相助。今年開學,謝文博特意比其他同學早到學校,他料到這大半年教室、宿舍沒有人,衛(wèi)生一定需要好好打掃。待同學們到校,謝文博早把教室、宿舍打掃得干干凈凈,把需要晾曬的東西搬了出來,給小伙伴們不小的驚喜。
“與愛有緣,在我大學這段美好的時光里,能夠有機會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一個幼小的生命,這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事情!
捐獻后的謝文博考慮更多的是,還有許多患者等待著配型救命,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加入捐獻隊伍,為更多患者提供重生的希望。于是,他捐獻回來當天就向市紅十字會尋求有關的科普宣傳資料,利用一切機會給新生們宣傳講解。他說自己只是一粒小種子發(fā)芽開花,期盼更多的生命種子長成森林無邊。(記者 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