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詩曰: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立秋,拉開了秋天的序幕。
《淮南子》記敘了秋天的三個階段:孟秋、仲秋、季秋。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孟秋七月,涼風已經興起,白露降落大地,寒蟬尚能鳴啼,老鷹開始捕捉鳥雀。《淮南子》主張在此時,天子需上朝召見大臣,發(fā)布秋季的政令,要嚴懲那些不孝父母、不敬兄長、兇殘蠻橫的人,來張揚秋天刑殺之氣。立秋日,天子應率文武百官到西郊去迎接秋天的到來。獎賞勇武有功的官兵。并且磨礪兵器,精選將士,去討伐不義諸侯,懲治兇暴,安定四方天下。同時在秋季,修訂法律,嚴明制度,修繕牢房,禁絕奸邪,審理案件,處理訴訟。《淮南子》提出,秋天農事將息,做些興修水利之事,加固堤防,以防水患;修整城墻及修繕宮室;不要割地封侯、任命官員和施行重賞及派出使節(jié)。
《淮南子》提倡春天“養(yǎng)幼小,存孤獨,以通句萌”,即關懷萬物以助生長。而秋天“天地始肅”,要“禁奸塞邪”,使之“不可以贏”。這就是所謂刑、德學說的具體運用,也是一個社會的兩個方面,即扶正壓邪。諸如上述這些都是相當不錯的治政經驗的總結,值得肯定。
仲秋八月,這時涼風已經興起,候雁飛來,燕子南飛,群鳥因寒氣來臨而長出羽毛并飛翔于空中。因為秋天肅殺,所以就該對那些罪大惡極者要嚴懲,否則就是違反天時!痘茨献印敷w現出的法律意識,提出要“申嚴百刑,斬殺必當”,不使冤案發(fā)生。此月要修筑城郭,建設都邑,疏通水道、挖好地窖,建造各種糧倉。命令相關的官員,督促好百姓搞好收割、儲藏、畜養(yǎng)和采摘,多多積聚并勉勵百姓種好越冬麥子!叭艋蚴r,行罪無疑”。同時,根據秋分日夜相等而提出要統(tǒng)一度量“平權衡、正鈞石、角斗稱”,以便買賣公平交易平等,使市場繁榮發(fā)展。對于這點,同樣有相當的可取性。
到了季秋九月,“霜始降,百工休”。氣候漸涼,《淮南子》特別強調要人們務必做好藏納儲存工作,各級官員都要認識到這點!鞍俟儋F賤,無不務入”,具體表現為“農事備收,舉五谷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及“伐薪為炭”……等等,《淮南子》給我們提供了一幅深秋季節(jié)百姓忙于儲藏物品,準備過冬過年的畫卷。在這個畫卷中,還添加了其他內容,即因天寒農閑,百姓皆入室入宮練習禮樂,學習吹奏,這一幅畫卷中百姓的生活氣息更加濃厚。季秋是秋季的最后時節(jié),《淮南子》提出要一年一次檢查那些拿國家俸祿、由國家供養(yǎng)的人的情況,如有不當、不宜處,就要收回俸祿,不予供養(yǎng)。這里表現出《淮南子》對官員工作成績進行考核的進步理念,是相當合理的。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痘茨献印妨信e了秋季成長的代表樹木:楝樹的萌芽力強、迅速、根部發(fā)達;柘樹的質堅、致密而貴重;槐樹的壽長,耐性、能力強!痘茨献印穼η锾斓慕庾x,針對自然物的生長周期,分析具體,論述了季節(jié)的生態(tài)保護,提醒官員實施措施的時宜,順應自然生長規(guī)律,使社會與自然生態(tài)達到和諧與互贏的良好局面。(王曉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