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在淮南壽縣流傳甚廣的成語故事,在壽縣古城賓陽門內,有五方大蛇吞象的石刻,這是壽州內八景之一“人心不足蛇吞象”,雖歷經(jīng)風雨,卻栩栩如生,令人警醒。在壽縣八公山森林公園內,打造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石雕,讓游客在游覽之余,能從中明理而自律。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做出蛇吞象的事情,最終被自己的欲望所害。
壽縣,古稱壽春,戰(zhàn)國時期楚國都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古城墻,始建于宋,明清時曾多次修葺,已歷經(jīng)900多年,是中國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宋代古城墻。從空中俯視, 古城成典型的“田字形”,被城墻緊緊包圍著。城有四門,東“賓陽”、南“通淝”、西“定湖”、北“靖淮”。壽縣古城墻于200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12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中國明清城墻”項目。古城內有壽縣博物館、孔廟、清真寺等景點。
壽縣八公山森林公園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由涌泉庵、四頂山、八公山、獅子山等景點組成,“峻極之山”的八公山“含陽藏霧”,如人間仙境。每年春天,梨花怒放,飄香十里,舉目環(huán)顧,茫茫雪原,一望無際。金秋時節(jié),四周連片的黃連木林,葉紅似火,可與“香山紅葉、岳麓紅楓”媲美。景區(qū)樹木多以側柏為主的針葉林,一年四季常青常綠。八公山人文景觀薈萃,是“淝水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和中國豆腐文化的發(fā)祥地,附近有淮南王劉安墓、趙大將軍廉頗墓、淮王丹井、珍珠泉等一批名勝古跡。
如今,壽縣古城、八公山森林公園與壽縣博物館、孔廟、安豐塘、孫叔敖紀念館、安徽第一面黨旗紀念園等景區(qū)景點已串連成線,打造成為“一日游”“兩日游”旅游線路,集歷史文化游、休閑觀光游、紅色旅游等于一體。
春游江淮哪里去,請到大美淮南來!若您是自駕游客人,請選擇滁新高速淮南西(壽縣)出口下,然后自駕前往壽縣古城、八公山森林公園。若您是乘坐高鐵的客人,請選擇商合杭高鐵壽縣站下,然后選擇乘坐公交(站內有直達景區(qū)公交),至壽縣古城、八公山森林公園。(記者 朱慶磊)
圖為壽縣八公山森林公園內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石雕。(通訊員 孫景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