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記者從淮南市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疫情發(fā)生以來,我市黨政主要領導和各級領導干部把防疫工作放在第一位,聞令而動、盡銳出戰(zhàn),和時間賽跑、同病毒較量,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積極發(fā)揮作用,深入防控一線,深入群眾,積極幫助群眾排憂解難。
我市第一時間實行全市管控。3月26日,首例病例發(fā)現后,本著對全市市民和周邊地區(qū)群眾生命健康負責的態(tài)度及時采取果斷措施,當晚連夜緊急采取了封控、停學、交通管控、核酸檢測等措施,盡最大努力減少疫情擴散蔓延的可能。第一時間組織流調排查。在省專家組的大力幫助下,流調溯源發(fā)現首例病例與零號病例母親同在鳳臺縣一疊紙廠打工。零號病例母親造成疫情在疊紙廠擴散傳播,并由疊紙廠務工人員引起疫情在家庭、社區(qū)傳播。為進一步查清此次疫情傳播區(qū)域,全市共建立采樣隊伍2087支、26049人,流調隊伍96支、619人,圍繞陽性感染者工作場所、所在社區(qū)、途徑區(qū)域等倒查活動軌跡,擴大排查范圍,晝夜不停地開展流調,截至4月1日,共排查出密接3782人、次密接7641人。第一時間啟動全員核酸檢測。首例病例發(fā)現當晚,我市就啟動了李沖鄉(xiāng)、劉集鎮(zhèn)、城關鎮(zhèn)、鳳凰鎮(zhèn)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并迅速擴大至全縣及全市其它各縣區(qū)。省疫防辦從全省范圍內緊急調集采樣及核酸檢測隊伍和移動采樣檢測力量馳援淮南。截至目前,合肥、黃山、六安、池州、宿州、阜陽、馬鞍山、宣城、蚌埠等市派出近600人和12輛移動(方艙)核酸檢測車緊急趕赴淮南馳援。第一時間組織轉運隔離。為徹底斬斷傳染源,從根本上防止病毒隱匿傳播,果斷采取轉移隔離措施,統籌調配全市資源、組織各方力量,第一時間轉運李沖鄉(xiāng)群眾。截至目前,已集中隔離5836人,其中轉出縣隔離2366人。
截至目前,我市合計收治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100余例,其中確診病例7例,均為輕型。收治的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年齡分布范圍比較大,最大年齡86歲,最小1月余齡(56天),絕大部分為成年人;無癥狀感染者占比較高,確診占比約5%左右;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發(fā)熱,部分患者為高熱(39℃)、乏力、咽部不適等,肺部CT檢測均無明顯改變;入院后主要給予必要的抗病毒對癥支持、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和有關指標,針對存在嬰幼兒病人群的特點,定點醫(yī)院組織兒科專家駐點參與救治。經過廣大醫(yī)護人員的辛勤努力和工作,病情均較平穩(wěn)、均處于穩(wěn)定康復期預見總體良好。
疫情發(fā)生后,我市積極采取措施保障防疫物資供應、保障重點企業(yè)運行。市經信局明確工作目標,強化運行調度,壓實工作責任,赴各縣區(qū)(園區(qū))開展現場核查,幫助企業(yè)解決原料、設備、運輸等問題,為全市防控物資保障開辟了綠色通道。同時,我市成立了市“三!保ūC裆⒈9⿷、保生產)工業(yè)企業(yè)管理工作專項組,建立機制,開展督查,赴重點“三!逼髽I(yè)開展防疫督導,督促企業(yè)落實防疫措施,對企業(yè)反映的46項問題,逐一進行了協調解決。并建立“三!逼髽I(yè)管理工作日報告工作機制,每日收集、匯總、整理、報送“三保”企業(yè)疫情防控和運行工作情況,全面推動工作落實。(記者 何婷婷 付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