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曰本吞精播放_亚洲国产成人A级毛片在线_极品尤物主播在线播放_国产激情免费观看91_国产一级aV片免费观看日韩

 
|
|
|
|
|
|
|
|
|
|
 
首頁 >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 > 高語罕在蕪湖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建好數(shù)字生態(tài)賦能中小企業(yè)
 營造呵護民企干事創(chuàng)業(yè)好環(huán)境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tài)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yè)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tài)
 重視城市發(fā)展新舊動能轉換
縣區(qū)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qū)構建基本養(yǎng)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qū)扎實推進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養(yǎng)老
 毛集實驗區(qū)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tài)
 田家庵區(qū)“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qū)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qū)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高語罕在蕪湖
【字體: 】 發(fā)布時間:2024/8/7 9:56:46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1916年秋,在安徽省都督府轄下任青年軍秘書長的壽縣人高語罕應校長劉希平推薦,來蕪湖擔任省立五中學監(jiān)(相當于教導主任)兼英文教員,后協(xié)助劉希平主持全校教務,從此,在風起云涌的安徽革命運動中經常能看到勇立潮頭的高語罕。

安徽省立五中是全省最早的省立中學之一,其前身是1765年創(chuàng)辦的蕪湖中江書院。高語罕就職后,大力倡導民主,宣傳進步思想,實施教育新主張。在他的努力下,省立五中成為當時蕪湖乃至全省思想最為活躍、革命活動最為頻繁的地方,一批追求進步的青年在他的影響下,從此走上革命道路,蔣光慈、曹淵、李克農、錢杏邨(阿英)、祖晨等后來都成為中共早期黨史上的重要人物。

1917年下半年,在劉希平支持下,高語罕組織成立“學生自治會”,任務是由學生管理學校經濟、評論教師講課能力、審查學校財務,這是安徽省內成立的第一個學生自治組織,在當時造成很大影響。

與此同時,高語罕提議辦平民學校,校址在赭山觀音松及明遠電燈廠隔壁處,經費主要從明遠電燈廠以及商會處募捐而來。教師由學生自治會派學生擔任,招收對象有男有女,基本都是人力車夫和紗廠工人。1918年,在高語罕、劉希平指導下,學生自治會又先后在米業(yè)小學辦了第一夜校,在新蕪路上的廣潮會館辦了第二夜校。兩所夜校的教員也由省立五中學生自治會委派,招收對象以店員、學徒及其子弟為主。在高語罕和劉希平的幫助下,許多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群眾接受了義務教育,他們不僅學到了文化知識,思想認識也逐漸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1918年,高語罕還支持五中學生蔣光慈等成立了反封建反暴政的無政府主義團體“安社”,出版刊物《自由之花》,產生了一定的革命影響。蔣光慈、李克農、錢杏邨(阿英)都曾是該社成員。

在蕪湖新文化運動中,高語罕還積極進行宣傳和組織活動,他給蕪湖商業(yè)夜校學生上課用的講義《白話書信》,1921年1月由上海亞東書局出版發(fā)行。該書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主張,處處閃爍著新思想的光芒,產生了巨大影響,進一步推動了安徽及全國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五四運動爆發(fā)后,高語罕成為蕪湖乃至安徽革命活動的精神領袖和思想導師,領導組織了大量的革命活動,如籌建蕪湖學生聯(lián)合會,組織學生游行等,民主思想也在省立五中生根發(fā)芽,被譽為“安徽的北大”。在蕪湖讀書的壽縣籍學生薛卓漢、曹蘊真、徐夢周、徐夢秋、胡允恭、陶淮、曹淵、方運熾等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抵制日貨,支持人力車工人罷工,反對賄選,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教育。后來他們陸續(xù)考入上海大學,走上革命道路。

高語罕的斗爭精神和巨大影響力使安徽省反動當局極為恐慌,皖南鎮(zhèn)守使馬聯(lián)甲強迫省立五中將高語罕解聘,高語罕于1919年7月被迫離開蕪湖。同年9月,他又接受蕪湖省立第二甲種農業(yè)學校聘請,擔任學校教務主任。時值全國掀起赴歐勤工儉學活動,經他奔走和推動,以二農為主的一批蕪湖學生赴法留學。高語罕在“二農”期間,組織學生運動,傳播新文化,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二農”師生一直站在前列,舉行過聲援和響應北京學生“廢除二十一條”“收回山東主權”“懲辦賣國賊”的示威游行、宣傳演說,以及抵制日貨等系列愛國民主活動。

高語罕在“二農”工作僅半年,又來到蕪湖萃文中學擔任監(jiān)學。在這期間,他深入社會,調查勞苦大眾生存狀況,撰寫了《蕪湖勞動狀況》一文并在《新青年》雜志發(fā)表。

1920年10月,高語罕接受校長劉希平聘請,重返省立五中。1921年6月2日,安徽省城安慶發(fā)生軍閥當局屠殺請愿學生的“六二”學潮,高語罕和省內一批教育界人士組織“六二”慘案后援會,領導蕪湖及全省師生積極聲援。8月至10月,他率領蕪湖學生骨干赴安慶開展斗爭,賄選的皖省第三屆省議會被推翻,北洋政府任命的省長李兆珍被驅逐,取得這兩場斗爭的勝利,高語罕在其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925年,高語罕從德國留學回國,回蕪湖指導建黨工作。同年,省立第二甲種農業(yè)學校的校園內有了共產黨人的活動,中共安徽省第二屆臨委機關一度就設在校園內。在黨、團組織與民主進步師長盧仲農、高語罕、王肖山、汪雨相等的啟迪與帶領下,“二農”涌現(xiàn)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后來成長為中國共產黨優(yōu)秀干部,薛卓漢、李慰農、陳原道、王培吾、王效亭等還為中國革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安徽省第一個黨組織——小甸集特支成立時共有8名黨員,其中薛卓漢、徐夢秋、曹蘊真、徐夢周、方運熾5人都曾經在蕪湖“二農”和“職!鼻髮W,在高語罕的影響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如曹蘊真1920年考入“二農”后,在高語罕影響下,積極參加學生運動。他目睹國家山河破碎,人民日不聊生,心中就播下“改造社會”的種子,曾寫詩明志:

祖輩辛勤夜不眠,嚴君整日重擔肩。

頻遭欠歲難溫飽,那堪兵燹苦連年。

國事紛紜病夫態(tài),山河破碎不忍看。

尋求真理狂瀾挽,展望神州換新顏。

1923年7月,曹蘊真和徐夢周等被錄取到上海大學讀書,經施存統(tǒng)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返鄉(xiāng)后創(chuàng)建了“二三同志”的中共小甸集小組。同年12月,直屬黨中央領導的中共小甸集特支正式成立,曹蘊真擔任書記,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安徽省建立的第一個基層黨組織,在安徽省黨史中具有重要影響。(通訊員 高 峰)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lián)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