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時起床,洗漱、做早餐;6時,喊奶奶起床,為她準備好藥物,打開電視機調(diào)到她喜歡的頻道;6時30分出門,從出租房趕往學校,參加6時50分的早操……這是淮南師范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25級自動化二班張欣晨同學的日常生活。
“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爺爺前些年已經(jīng)去世了。奶奶因腦出血致半身不遂,生活難以自理。今年我上大學了,不能讓奶奶獨自呆在家里,所以帶著奶奶一起上大學!睆埿莱空f。
今年秋季開學時,在淮南師范學院大一新生報到現(xiàn)場,張欣晨對新生接待處的老師說,她要與年逾七旬的奶奶一起來淮南生活并需要在校外租住。這位大一新生的特殊請求,引起了該校有關方面的關注,批準了她的申請。
“帶著奶奶上學,有5個年頭了!睆埿莱空f,因為特殊的家庭狀況,自三年前考上中職學校開始,她就開啟了帶著奶奶上學的求學模式。
“從中職到本科,是一個跨越,更是一個新的開始!睆埿莱窟@樣定義自己的成長。她說,帶奶奶一起上學是她應該做的,這是孝心,也是擔當,“她養(yǎng)我小,我一定要養(yǎng)她老”!
16歲,正值花樣的年華。然而,從這年開始,張欣晨卻有著與同齡少女不一樣的經(jīng)歷,她一邊求學一邊陪護患病的老人。她說,自小在奶奶的疼愛下長大,與奶奶的溫情往事伴著她成長。奶奶在醫(yī)院的那段日子,她看著虛弱的奶奶非常心疼。每天放學后,就趕往醫(yī)院照顧奶奶。
張欣晨說,奶奶在養(yǎng)老院住了40天,她一直陪在奶奶身邊,“我發(fā)誓一定要自己照顧好奶奶”!
把奶奶從養(yǎng)老院接回家后,在合肥一所中職學校就讀的張欣晨一邊上學一邊照料奶奶。在學校里申報了世界職業(yè)技能大賽無人機項目比賽后,需要全天集訓、早出晚歸,她便將生活分成三部分:照顧奶奶、到校上課、備戰(zhàn)競賽。
每天清晨,她給奶奶洗漱,把奶奶安頓好后,騎半個小時的電瓶車趕到學校;中午給奶奶打電話詢問情況后,全身心投入無人機實操;晚上回家后,便為奶奶準備晚飯,幫奶奶按摩身體,進行康復訓練,等奶奶睡熟后,再學習到深夜。
最終,張欣晨憑借扎實的技能和穩(wěn)定的發(fā)揮,在世界職業(yè)技能大賽無人機項目比賽中成功斬獲銅獎。憑借這枚銅獎,她獲得了淮南師范學院自動化專業(yè)的深造機會。
“來到異地上大學,奶奶誰來照顧?”張欣晨左思右想,最后決定帶著奶奶去上學。生性好強的奶奶,怎么也不愿意成為孫女沉重的負擔,但最終抗拒不了孫女的執(zhí)念。
如今,張欣晨比同齡人擁有了更豐富的人生歷練、更多的生活本領,除了學習,她還會洗衣做飯、縫縫補補、按摩推拿……
“頭一天晚上備好菜,第二天簡單加工就可以開飯,多是葷素搭配、兩菜一湯,以清淡口味為主。”張欣晨說,奶奶最喜歡吃紅燒魚,這是爺爺當年的做法,她如今也學會了,“奶奶有高血壓,飲食有特殊要求,為此,我為她制定了健康食譜。”
“曾有醫(yī)生告訴我,腦出血后遺癥雖難以根治,但多陪患者聊天,科學運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延緩病情發(fā)展!睆埿莱空f,她每天都會給奶奶按摩,晚飯后扶著奶奶散步。
張欣晨坦言,自己努力尋找生活與學業(yè)平衡。深夜有時感到疲憊,但奶奶拄著拐杖一點點地好轉(zhuǎn),她便覺得艱辛、苦累不算什么,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11月5日傍晚,燦爛的夕陽下,張欣晨陪著奶奶在小區(qū)里一邊散步一邊聊天!罢疹櫮棠淌俏覒M的孝心,帶著奶奶上大學我才能安心……”張欣晨說,她會把奶奶一直帶在身邊,讓奶奶過上更好的生活……
(安徽日報記者 陳婉婉 柏 松)
(《安徽日報》11月7日6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