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坐標系中,“不出事”與“再出彩”常被視為衡量成效的雙重標尺。有人將二者割裂看待,認為求“穩(wěn)”會束縛求“進”的手腳,求“優(yōu)”必然伴隨風險。實則不然,“不出事”是根基,“再出彩”是枝葉,二者如同硬幣的正反兩面,共同構成“既能干事、又能干成事”的完整邏輯。沒有“不出事”的底線兜底,“出彩”便可能淪為空中樓閣;缺少“出彩”的目標引領,“不出事”也易陷入消極保守的懈怠。
“能出彩”,是一種直面挑戰(zhàn)的能力。干事創(chuàng)業(yè)從來不是按部就班的重復,而是突破慣性、解決難題的過程,“出彩”的本質,正是將“不可能”變?yōu)椤翱赡堋钡哪芰φ蔑@。從“蛟龍”號深潛萬米探索馬里亞納海溝,到“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實現深空探測突破;從貴州“天眼”凝望宇宙捕捉電磁信號,到中國高鐵馳騁神州重塑交通格局,這些令人矚目的“出彩”成就,背后是科研團隊攻克材料、算法、工程等一系列技術難關的硬實力,是建設者們在復雜環(huán)境中突破技術壁壘、打破國外壟斷的真本領。于普通人而言,“出彩”或許不似國之重器般震撼,卻同樣需要能力支撐: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課堂生動高效,醫(yī)生精進醫(yī)術為患者解除病痛,工匠打磨技藝讓產品精益求精,這些“出彩”的背后,都是日復一日的專業(yè)積累與直面問題的攻堅能力。這種能力,不是投機取巧的“捷徑”,而是腳踏實地的“深耕”,更是在認清挑戰(zhàn)后依然選擇突破的勇氣與智慧。
“不出事”,是一種守住底線的本領。如果說“出彩”考驗的是“向上突破”的能力,那么“不出事”考驗的則是“向下扎根”的本領。它要求在干事過程中始終保持清醒,不觸碰規(guī)則紅線、不忽視潛在風險,確保每一步都走得穩(wěn)、走得實。在安全生產領域,那些長期保持“零事故”的企業(yè),并非沒有面臨過設備老化、人員疏忽等風險,而是建立了從風險排查到應急處置的全鏈條防控機制,將“不出事”的要求融入每個操作環(huán)節(jié);在政務服務中,那些贏得群眾信任的干部,并非沒有遇到過利益誘惑、人情干擾,而是始終守住紀律底線,以“公心”辦事、以“規(guī)矩”用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安怀鍪隆钡谋绢I,從來不是天生具備的,而是在長期實踐中養(yǎng)成的風險意識與規(guī)矩意識:它是建筑工人佩戴安全帽時的嚴謹,是財務人員核對賬目時的細致,是執(zhí)法人員堅守法律條文時的公正。這種本領,看似“平淡無奇”,卻能在關鍵時刻抵御風險、規(guī)避失誤,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筑牢“防火墻”。
需要明確的是,“不出事”絕非怕事避責的“躺平”,而是一種防患未然的底線思維,F實中,有人將“不出事”等同于“不干事”,認為只要不主動作為,就不會出現失誤;也有人將“求穩(wěn)”異化為“保守”,面對新問題、新挑戰(zhàn)時,以“怕出問題”為由拒絕嘗試。這種認知,本質上是對“不出事”的誤解——真正的“不出事”,不是“不作為”的消極規(guī)避,而是“有作為”的主動防控。底線思維不是束縛手腳的“枷鎖”,而是指引方向的“羅盤”,它要求我們在干事前預判風險、干事中把控細節(jié)、干事后復盤總結,以“思則有備”的清醒,實現“有備無患”的穩(wěn)妥。
同樣,“能出彩”也絕非好高騖遠的“冒進”,而是一種奮發(fā)進取的高目標!俺霾省辈皇敲撾x實際的“空想”,而是基于“不出事”底線的更高追求。它要求在守住規(guī)則、規(guī)避風險的基礎上,主動探索更優(yōu)路徑、追求更好成效。“出彩”的高目標,從來不是脫離現實的“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不出事”根基上的“高樓大廈”。它需要以嚴謹的態(tài)度規(guī)避風險,以進取的精神追求卓越,在“穩(wěn)”的基礎上實現“進”,在“實”的支撐下達成“優(yōu)”。
從邏輯關系來看,“先要不出事,然后再出彩”,不僅是時序上的先后,更是能力要求上的遞進!俺霾省笔菍δ芰Φ目隙,而“不出事”則要求具備更強的本領!安怀鍪隆彼蟮谋绢I,是“出彩”的前提與保障。它需要更細致的思考、更嚴格的自律、更全面的把控,只有先練就“不出事”的硬本領,才能讓“出彩”的追求有底氣、有支撐,避免“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遺憾。
當前,我們正處在轉型發(fā)展的關鍵期、窗口期,無論是推動高質量發(fā)展,還是服務民生福祉,都需要正確把握“不出事”與“再出彩”的關系。摒棄“躺平”思維,以“出彩”的目標激發(fā)斗志,讓干事創(chuàng)業(yè)有方向、有動力;拒絕“冒進”心態(tài),以“不出事”的底線守住根基,讓干事創(chuàng)業(yè)有保障、有底氣。唯有將“不出事”的嚴謹與“再出彩”的進取結合起來,才能既行得穩(wěn),又走得遠。
(懷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