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村莊歸于寂靜。在一片寧靜之中,遠近處間或傳來幾聲狗的叫聲,蟲鳴唱合,織彈成為夏夜的樂章。窗外,微風掠過,樹梢發(fā)出沙沙聲響,勾畫出一幅美不勝收的田園夜景。對于奮戰(zhàn)在淮南貧困鄉(xiāng)村脫貧攻堅一線的112支扶貧工作隊336名駐村扶貧干部而言,每一個白天和每一個夜晚,都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扶貧干部”。他們的職責和使命,就是“脫貧攻堅”。關切扶貧干部的工作狀態(tài),就是關注脫貧攻堅的進程進展。
有一種狀態(tài),叫做“奔忙”。1個月穿爛了3雙鞋,原本白皙的面容曬得黝黑,習慣于熨燙平整的襯衣現(xiàn)在皺皺巴巴,細嫩的手掌磨出了繭子,手臂上布滿蚊子叮咬留下的“吻痕”。這是很多駐村扶貧干部工作狀態(tài)的真實寫照。他們進村入戶,填表造冊,摸清民情,確保精準識貧。他們丈量田地,步踏溝渠,踩著田埂,頂著露水,吃透村情,確保精準施策!懊刻煺媸敲Φ幕杼旌诘,事情太多了,太忙了!”一位扶貧隊長感嘆。
有一種精神,叫做“奮進”。個個有激情,人人在狀態(tài);事事在爭先,件件有落實。這是很多駐村扶貧干部的精神狀態(tài)寫實。談項目,跑資金,為扶貧政策和資金爭得面紅耳赤。想舉措,出實招,窮盡心力推進扶貧開發(fā)和脫貧進展。“每個貧困村都在進步、都在改變,大家都在拼命干活、奮力向前趕,這種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勁頭,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脫貧攻堅,不進就是退,小進也是退!”一位扶貧專干這樣袒露心跡。
有一種責任,叫做“學習”。對于很多習慣了城市生活、習慣了機關工作狀態(tài)的扶貧干部們來說,駐村扶貧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迎接他們的,不完全是一個田園牧歌般的鄉(xiāng)村生活,更多的還是一個完全陌生和未知的領域及環(huán)境。類似“如何分清楚麥苗和韭菜”,不是一個假設的話題,而是一個現(xiàn)實問題。唯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民情、村情;只有融入進去,才能為脫貧攻堅的開展提供可能。如果身入心不入,吃不透民情,掌握不了村情,只是浮在面上,而不能融入群眾,勢必難以承擔起脫貧攻堅重任!榜v村以后才知道,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相比于農村農民,我們顯得那么淺薄!币晃环鲐毟标犻L真誠地說。
有一種擔當,叫做“堅守”。肩負著脫貧攻堅、扶貧開發(fā)繁重任務的同時,扶貧干部們還需要面對很多來自家庭方面的困難。上有老下有小,如何兼顧?家庭和事業(yè),如何兩全?這都不是一個輕松的話題,都需要在現(xiàn)實面前認真對待和考量。所以,需要堅守初心、不忘本心。既然接受組織選派,就要堅定地勇往向前,不管前行的路途有多少艱難險阻!拔覀儠䦂允刂蝗枋姑、不負期望,出色而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這是每一位扶貧干部的心聲,也是他們義無反顧踏上扶貧幫扶之路時的鏗鏘誓言。
扶貧干部,他們正在光輝的歲月里,在廣闊的貧困農村,用忠誠、汗水和擔當履行著“進村趕考”。這一份考卷,必然會成為美麗鄉(xiāng)村風景中的壓軸之作,必然會成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闊圖景中耀眼的一幅。由此,我們有責任為他們送上致敬的目光和禮贊。
(懷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