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但淮南市道德模范趙蘭萍撐起的是一個家的天。趙蘭萍是鳳臺縣大興集鄉(xiāng)銀杏小學的一名教師,她是一位平凡的母親,20年來精心照顧右腳殘疾的兒子,無怨無悔;她是一位普通的妻子,9年來用愛守護癱瘓的丈夫,不離不棄;她用一個柔弱肩膀撐起一個家的重擔,詮釋了愛的堅守。
不幸降臨,用愛堅守
趙蘭萍的家原本是普通又安穩(wěn),丈夫退伍后一邊務農,一邊務工,他們有兩個活潑可愛的兒子,日子雖不富裕,但過得有滋有味。1998年9月28日的下午,丈夫帶著小兒子武海濤下地干活,小海濤在田埂上玩時,不料右腳被正在收割的收割機剪掉了,當時僅連著一點皮。夫妻倆幾番周折最后轉到了蚌埠,專家說,這孩子的腳保不住了,你們盡快連夜把孩子轉到上海的醫(yī)院?僧敃r交通那么落后,不可能在幾個小時就轉到上海,夫妻倆只能留在蚌埠。經過3個多月的治療,兒子的腳竟然接上了,可康復卻是個漫長的過程……
從此以后,趙蘭萍就成了小兒子的“右腳”。小學時,兒子全靠她背著上學;中學時,因為兒子的右腿比左腿發(fā)育慢,導致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加上兒子一直以來都是靠右側腳掌行走,所以一雙鞋最多只能穿半個月。趙蘭萍不知為兒子做了多少雙“特制”鞋,每只右腳鞋的鞋底都納得厚厚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2009年,災難再一次降臨這個家庭,當年5月10日,趙蘭萍的丈夫武進城在幫助鄰居的親戚拆房子時,不慎被倒塌的房子砸斷了腰椎,致使骨髓溢出,腰椎神經損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聽到這一消息時,趙蘭萍感到天塌了,想要跳樓輕生。但她死了,家怎么辦?趙蘭萍擦干眼淚,振作起來。從醫(yī)院搶救回來后,癱瘓在床的丈夫武進城不止一次和趙蘭萍講,讓她放棄他?哨w蘭萍卻對丈夫說:“別難過!我會撐好這個家!”
之后,趙蘭萍每天堅持為丈夫按摩、拉腿、翻身、刷牙、洗臉、喂飯、熬藥……出院后的第一年,每天6小時的按摩是“必備課”。丈夫從手術后第一次只能站立2分鐘,到半年后竟然每天能站立二、三個小時。由于妻子的悉心照顧,丈夫慢慢地恢復了。
只要有愛,就有希望
功夫不負有心人,小兒子的病情出現(xiàn)轉機。2012年,趙蘭萍從網上查到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在治療腿疾方面全國有名,可要等到兒子18周歲時才可以做手術。于是,2013年7月,在兒子滿18周歲時,趙蘭萍毅然帶著兒子踏上了就醫(yī)的路。在上海,經過骨延長和校正手術后,兒子原本相差8厘米的兩腿終于一樣長了,腳掌也正了。如今,專科畢業(yè)的小兒子已經在杭州找到了工作,這讓趙蘭萍十分欣慰。
這些年,由于給丈夫和兒子看病花了不少錢,家中欠下了許多外債。為了盡早還債,趙蘭萍忘我的工作,從沒耽誤過一節(jié)課;繁雜的農活,致使她勞累過度,患上了貧血、胃病等,原來110斤的她,如今只有90多斤的體重。
“她太不容易了,家里的地也是她一個人耕種。每一次看到她下地,我的眼淚都往肚里滾!闭劦狡拮,丈夫眼含熱淚。
趙蘭萍感到最對不起大兒子,由于家中出事,大兒子初三畢業(yè)后就放棄學業(yè),外出打工了。兒子的懂事,讓趙蘭萍感到心酸!叭缃,小兒子已經基本康復,我心里的一塊石頭落地了!”但在趙蘭萍的心中還有一個未了的心愿,那就是希望丈夫能夠重新站起來。“聽說解放軍304醫(yī)院能治愈我丈夫這種病,可手術費需要十幾萬元。等再攢點錢,我就帶他去北京治!
日子在趙蘭萍的堅守中流逝著,也在趙蘭萍的期盼中前進著。正因為有著這份堅守與期盼,這個苦難的家也正增添著幸福和希望。(記者 廖凌云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