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曰本吞精播放_亚洲国产成人A级毛片在线_极品尤物主播在线播放_国产激情免费观看91_国产一级aV片免费观看日韩

 
|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二十四節(jié)氣的排序問題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tài)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yè)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tài)
 重視城市發(fā)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二十四節(jié)氣的排序問題
【字體: 】 發(fā)布時間:2020/10/28 10:00:57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二十四節(jié)氣完整、科學的記載,出自西漢前期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二十四節(jié)氣是根據(jù)北斗斗柄、太陽、月亮、二十八宿標示的度數(shù)、十二月令、十二音律等和地球的運行規(guī)律,制定出來的永恒歷法,至今已經2159年。

有媒體、紙本、網絡中說,二十四節(jié)氣的第一節(jié)氣是“立春”;有的說有兩種二十四節(jié)氣的排序,古代是以“冬至”為首,當代以“立春”為首。這兩種說法都是不科學的。

一、二十四節(jié)氣的第一節(jié)氣是“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起點。公歷在12月21日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270o冬至點開始。

從《淮南子·天文訓》到《清史稿·時憲志》,歷代正史、哲學、宗教、天文、歷法、數(shù)學、農學、養(yǎng)生、星占、易學等著作,都沿襲著科學的規(guī)定,把“冬至”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的第一節(jié)氣。

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guī)定呢?

第一節(jié)氣的核心,是太陽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說,在這個時刻,太陽和月亮的黃經正好相等。比如,《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記載:“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歷始改建于明堂,諸神受紀!币馑际钦f,漢武帝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公元前104年),太陽和月亮合朔,節(jié)令就是冬至,漢朝改創(chuàng)歷法,實行太初歷,在明堂里宣布,并且遍告諸神,尊用夏正(農歷以一月為正月)。而其它的二十三個節(jié)氣,都不具備“朔旦”即合朔的條件,所以第一的位子,沒有爭議地讓“冬至”來承擔。

《漢書·律歷志》中記載的更加詳細:“元封七年,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太歲在子,已得太初本星度新正!睗h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的國家大事,就是改歷,把年號改為“太初”。改歷主要符合八個條件:仲冬、十一月、甲子、冬至、日月合朔、建星、太歲、子位?梢灾溃@就是確立“冬至”為第一節(jié)氣的根本原因。

歷代文獻對“冬至”第一的論述,記載很多。

《淮南子·天文訓》中說:

斗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

意思是說,北斗斗柄指向十二地支的開始、正北方的“子”位,也就是夜里的12點,就是冬至的起點,相對應的是十二音律中的黃鐘。黃鐘是古代十二律的第一律,聲調宏大響亮,主管十一月。

比《淮南子》要晚的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律書》中說:

太初元年,夜半朔旦冬至。

意思是說,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夜半太陽、月亮合朔時為冬至。

東漢班固的《漢書·律歷志下》中,記載的“朔旦”,與《淮南子》《史記》相同: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宋祁曰:建星在斗后十三度,在牽牛前十一度,當云在斗、牛之間。

中牽牛初,冬至。于夏為十一月,商為十二月,周為正月。

《周髀算經·二十四節(jié)氣》中按照第一節(jié)氣“冬至”往下排序,其中“冬至”日影的長度是:

冬至晷(ɡuǐ)長丈三尺五寸。

“冬至”日影最長,竟有1.35丈。

南朝宋代范曄編撰的《后漢書·律歷下》中,記載的二十四節(jié)氣,從“冬至”開始,按照農歷月份、二十八宿度數(shù)排列:

天正十一月,冬至。

冬至,日所在,斗二十一度,八分退二。

《周禮注疏》中說:

十一月,大雪節(jié),冬至中。

冬至晝則日見之漏四十刻,夜則六十刻。

也就是說,農歷把大雪、冬至安排在十一月。

可以知道,二十四節(jié)氣順序的科學確定,是從“冬至”開始的。它是按照北斗斗柄的運行、十二音律的規(guī)定、太陽和月亮運行“朔旦”在“冬至”交會、二十八宿的位置和度數(shù)、圭表的測量等,全部的“推步”即天文、歷法的數(shù)據(jù)計算,“冬至”都是起點。當然,也只能從“冬至”開始。

“冬至”,《呂氏春秋·音律》又叫“日短至”。高誘注中說:“冬至日,日極短,故曰日短至!薄痘茨献印ぬ煳挠枴分械谝淮蚊麨椤岸痢!妒酚洝ぢ蓵分姓f:“氣始于冬至,周而復始!倍恋臅r候,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之后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白晝時間逐漸變長。宋代張君房編寫的《云笈七簽》卷一百中說:“十一月律為黃鐘,謂冬至一陽生,萬物之始也!币簿褪前讯量醋鞴(jié)氣的起點。冬至雖然陰氣最盛,但是陽氣已經產生了。

對于“至”“冬至”的詞義解釋,元代吳澄撰寫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明代高廉撰《遵生八箋》卷六引《孝經緯》中也說:

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陰極而陽始至。

清代李光地等編撰的《御定月令輯要》中記載:

《孝經說》:斗指子為冬至!爸痢庇腥x: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是日行南至。

元、明、清三家文獻,對“至”和“冬至”的解釋,科學而全面。

天文學上規(guī)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開始。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受到冷高壓空氣控制,北方寒潮南下,秦嶺——淮河一線的北方地區(qū),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冬至是數(shù)“九”的第一天。

二、二十四節(jié)氣第四個節(jié)氣“立春”

立春,農歷歸正月節(jié),公歷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開始。

立春,是春季六個節(jié)氣的起點!端伪緩V韻》“諄”韻中說的明白:“春,四時之首!本褪谴骸⑾、秋、冬四季的開頭。有人說“立春”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這是錯誤的。主要原因是,“立春”缺少太陽、月亮合朔即“朔旦”的先決條件,所以也就不能成為二十四節(jié)氣計時的起點。就是說,要想擔任“第一”、“之首”的領導責任,上天的太陽、月亮還沒有授予它“資質”,所以只能屈尊作為春季的領班。其次,“立春”還有寡年、雙春年等規(guī)定,它是根據(jù)閏年來決定的。我們知道,二十四節(jié)氣主要是根據(jù)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規(guī)律,制定出來的科學歷法,叫做陰陽合歷。陽歷:太陽周年視運動一回歸年是365.2422日。陰歷:月亮十二個朔望月的長度是354.3672日。這樣一年就相差10.88日,所以就有“十九年七閏”的規(guī)定。一般來說,閏4、5、6月最多,閏9、10月最少,閏11、12、1月不會出現(xiàn)。根據(jù)設置閏年的時間安排,在19個年頭里,7年沒有立春(寡年),7年是雙立春(雙春年),5年是單立春。所以,“立春”不可能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的起點。

有關“立春”的主要科學理論有:

《淮南子·天文訓》中指出劃分四“立”的依據(jù)是:

“子午、卯酉為二繩,丑寅、辰巳、未申、戌亥為四鈎。東北為報德之維也,西南為背陽之維,東南為常羊之維,西北為蹄通之維。”

這里對《天文訓》的術語“維”、“繩”、“鈎”等加以解釋。

“維”,高誘注:“四角為維也。”一周天365 1/4度分為“四維”。 “四維”,就是劃分四“立”的根據(jù)。四維處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時節(jié)。“立”,是開始的意思。四“立”,就是四季的開始。

“繩”、“鈎”,高誘注:“繩,直!薄墩f文》:“鉤,曲也。”本義指彎曲的鉤子。引申有勾連義。可以知道,“二繩”,子午,連接冬至、夏至;卯酉,連接春分、秋分。這樣可以分出兩“分”、兩“至”。

“四鈎”,丑寅,報德之維,連接冬春;辰巳,常羊之維,連接春夏;未申,背陽之維,連接夏秋;戌亥,蹄通之維,連接秋冬?梢灾溃八拟h”,可以分出四“立”。

由此可知,二十四節(jié)氣全年為365 1/4日,兩維之間為91 5/16度,具體分配的時間整數(shù)如下:冬至——大寒46日,立春——驚蟄45日,春分——谷雨46日,立夏——芒種46日,夏至——大暑46日,立秋——白露46日,秋分——霜降46日,立冬——大雪45日。

《淮南子·天文訓》中關于“立春”的記載:

加十五日指報德之維,則越陰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陽氣凍解,音比南呂。

意思是說:驚蟄后增加十五日,北斗斗柄指向報德之維,陰氣在大地上泄散,所以說距離冬至四十六天便是立春。陽氣升起,冰凍消釋,它與十二律中的南呂相對應。

《漢書·律歷志下》中說:“諏(zōu)訾(zǐ),初危十六度,立春!

《后漢書·律歷下》記載:“立春,危十度,二十一分進二!

元朝吳澄撰寫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節(jié)。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xù)于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為之立也。立夏、秋、冬同!边@里解釋“立春”命名的依據(jù)。

《周髀算經·二十四節(jié)氣》中記載日影的長度是:“立春,丈五寸二分,小分三。”

《呂氏春秋·孟春紀》高誘注中說:“冬至后四十六日而立春。立春之節(jié),多在是月也。”

《周禮注疏》中說:“正月立春節(jié),雨水中!本褪钦f,立春、雨水二個節(jié)氣,規(guī)定在農歷一月。

三、劉歆改序與班固回歸

二十四節(jié)氣第六個節(jié)氣是“驚蟄”。

“驚蟄”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排序,西漢之時,曾經出現(xiàn)過二種說法。其一,《淮南子·天文訓》:“雨水、驚蟄、春分、清明!逼涠,劉歆《三統(tǒng)歷》:“驚蟄、雨水、春分、谷雨。”劉歆的排序,引起了后人的誤解和爭論。從《漢書·律歷志》以后,則完全采用《淮南子·天文訓》的科學排序方法,回歸正軌。

第一種排序,“驚蟄”是在農歷二月節(jié),在公歷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開始。

《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

十五日指甲,則雷驚蟄,音比林鐘。

意思是說,雨水增加十五日,北斗斗柄指向甲位,那么雷聲響起,驚蟄到來,它與十二律中的林鐘相對應。

《后漢書·律歷下》中記載:“驚蟄,壁八度,三分進一!

《周髀算經·二十四節(jié)氣》中記載太陽日影的長度是:“啟蟄,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

《周禮注疏》中說:“二月,啟蟄節(jié),春分中!本褪钦f,啟蟄、春分二個節(jié)氣,規(guī)定在農歷二月。

《舊唐書·歷志》中記載:“開元大衍歷經:驚蟄,二月節(jié)!

元代吳澄撰寫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二月節(jié)。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按:《淮南子·天文訓》中的“驚蟄”,與《周易》中“大壯”相對應,不對應“震”卦。)

清代李光地等撰寫的《御定月令輯要》中說:“《四時氣候》:立春以后,天地二氣合同,雷欲發(fā)生,萬物蠢動,蟄蟲振動,是為驚蟄。乃二月之氣!

吳澄、李光地對“驚蟄”的命名、月份、八卦的“震”卦、“雷”的成因等,做了詳細介紹,內容完整而科學。

以上文獻告訴我們,雨水以后,就是驚蟄,歸于二月節(jié)。它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日影的長度等,都有科學的定位。

第二種排序,《漢書·律歷志》記載的劉歆(前50年-23年)的《三統(tǒng)歷》,把“驚蟄”排在“正月中”,緊接在“立春”之后。這是唯一的一次排序。

此后,《漢書·律歷志》《后漢書·律歷志》以及《周髀算經·二十四節(jié)氣》等一系列文獻,重新把“驚蟄”放在“雨水”之后,回到“二月節(jié)”,恢復了《淮南子·天文訓》的排序原貌。

劉歆為什么要這樣排序呢?就是因為這個“驚蟄”。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驚蟄”,最早見于《大戴禮記·夏小正》:“正月:啟蟄。言始發(fā)蟄也。雁北鄉(xiāng)。雉震呴(ɡòu)。正月必雷,雷不必聞,惟雉為必聞!保ㄆ渲械摹皢ⅰ弊,為了避開漢景帝劉啟的“啟”字諱,《淮南子·天文訓》改為“驚”。)《夏小正》的理論依據(jù)是:正月必定打雷,雷聲就會使冬眠的動物蘇醒,所以叫“啟蟄”。應該指出,這是《夏小正》中唯一提到與《淮南子·天文訓》相接近的節(jié)氣名稱?梢哉f,它還不具備完整的科學的“驚蟄”內涵。

感謝東漢學者班固的《漢書·律歷志下》,其中保留了西漢末期劉歆《三統(tǒng)歷》的說法,但是隨即又用小字加以糾正!稘h書·律歷志下》中說:“諏(zōu)訾(zī),初危十六度,立春。中營室十四度,驚蟄。今日雨水。于夏為正月,商為二月,周為三月!本褪钦f,《三統(tǒng)歷》把立春、驚蟄排在農歷一月份,而班固則指出,“驚蟄”在東漢時已經改為“雨水”了。

對于劉歆編造《三統(tǒng)歷》,僅僅依據(jù)一個“啟蟄”,制造一個不合科學常識的二十四節(jié)氣,他的目的就是想通過復舊、為王莽篡漢制造輿論。他的排序,后果很嚴重,使人產生了對二十四節(jié)氣體系的誤解!抖Y記注疏》中孔穎達解釋說:“鄭(玄)以舊歷正月啟蟄即‘驚’也,故云漢(按:疑指漢武帝《太初歷》,已經失傳)始以‘驚蟄’為正月中。但蟄蟲正月始‘驚’,二月大‘驚’,故在后移‘驚蟄’為二月節(jié),雨水為正月中!睎|漢大學者鄭玄指出,把“驚蟄”放在“正月”,這是不符合蟄蟲冬眠的時間規(guī)律的。

南朝宋代范曄編寫的《后漢書·律歷志》中,對劉歆《三統(tǒng)歷》中的這個失誤,加以改正,把立春、雨水放在一月份,“驚蟄”排在二月節(jié)。這樣就撥亂反正,仍然采用《淮南子·天文訓》名稱、順序和理論依據(jù),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陳廣忠)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lián)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兄x您對淮南網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