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回家,除了血管流淌著的濃濃親情,還有母親菜園子里的誘惑。
母親的菜園綠意蔥蘢、生機(jī)盎然,那是母親的精神家園,它不僅傾注了母親的汗水、豐富了自家的餐桌,更有對子女無私的牽掛。
菜園里的蔬菜瓜果極其豐富:高秧的是蕓豆、豇豆、黃瓜、玉米;矮的是土豆、白菜、小蔥、香菜、生菜、韭菜等;搭成半架的是西紅柿。每當(dāng)蔬菜滿園時(shí),新鮮應(yīng)時(shí),令人垂涎欲滴。
回老家,我總是第一個(gè)跑進(jìn)菜園,先從黃瓜架上尋一根帶刺的嫩黃瓜,用手輕輕擦拭幾下,一口咬下去,涼脆里帶著清新十足的黃瓜味兒,感覺五臟六腑都舒適。母親見了,會(huì)嗔怪:“怎么不洗就吃了?”我哈哈一笑:“洗了,就沒咱家園子里的黃瓜味兒了! ”然后帶著滿足再尋幾根黃瓜,摘一些蕓豆,挖幾個(gè)土豆等,為午餐做準(zhǔn)備。
午餐時(shí),餐桌上滿滿當(dāng)當(dāng),大鐵鍋燉出的土豆、蕓豆,油汪汪地散著香氣。西紅柿炒雞蛋、黃瓜拌蘿卜、韭菜炒魷魚、小蔥和生菜蘸醬等,紅綠搭配,煞是好看。情不自禁食欲大增,一陣子風(fēng)卷殘?jiān)浦螅亲右呀?jīng)漲滿得好似圓鼓鼓的小蜜蜂了。
臨走時(shí),母親為我們準(zhǔn)備了幾大包蔬菜,剛想拒絕,母親馬上叮囑:“自家園子里的,沒有農(nóng)藥,何苦回去花錢買? ”
餐桌上的蔬菜為何好吃?我想不單是顏色和味道,不單是無農(nóng)藥的綠色食品,不單是浸潤著母親的汗水,更因裹著濃濃的親情和愛!(陳啟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