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是淮南市公安局毛集分局夏集派出所一位年輕的社區(qū)民警,他在繁忙的警務工作之余,每周二、四兩天還定時為轄區(qū)群眾義務做法律咨詢服務。遇到鄰里口角、債務糾紛、婚姻矛盾等大小事情,群眾都要向李偉做一番咨詢。夏集鎮(zhèn)路崗村村民王先勝說:“小李警官很懂法律,也很會講解法律,俺們都信服他。”
李偉扎實而豐富的法律知識源于毛集公安分局實行的“法律月考”制度。2007年以前,毛集公安分局每年偵辦的案件總有多起敗訴、錯案和行政復議被撤銷,整個辦案和執(zhí)法的質(zhì)量處于全市末位。痛定思痛,2007年新年伊始,分局負責人決心從提高民警法律知識和執(zhí)法素質(zhì)入手,實行法律知識月考制度。每月20日為考試日,50歲以下民警人人參考,考題理論結(jié)合實際。年終統(tǒng)計成績除有物質(zhì)與精神獎懲外,還與個人的提拔、評優(yōu)、請功等密切關聯(lián)。如果位列后三名,所有提拔、評優(yōu)、請功“一票否決”。
李偉告訴記者,過去陷入繁忙警務,常常忽視學習,有時候感覺自己的法律知識甚至趕不上群眾。法律知識月考,逼迫自己要系統(tǒng)地學習,現(xiàn)在他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運用起來非常熟練。李偉在去年全分局法律月考總分第二名,結(jié)合個人出色的工作,他被評為“淮南市優(yōu)秀基層民警”,并獲市局嘉獎。
其實,毛集公安分局“以考試督學習”的做法,只是淮南市公安局建立學習型公安隊伍的一個縮影。建立學習型的公安隊伍,以警營文化為助推器,把公安文化建設作為提高隊伍素質(zhì)、激發(fā)隊伍活力、提升隊伍形象的重要抓手,淮南市公安局這幾年推行的警營文化所產(chǎn)生的“熱效應”,已輻射到公安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如今,走進淮南公安系統(tǒng)的任何一處警營,賞心的文化氛圍總是撲面而來。在市局機關的每一層樓梯間,都掛著大量的文化作品,全部是民警們自己的作品。仔細欣賞每一幅作品,有勵志向上的書法、有大氣磅礴的山水畫、更有反映公安風采和警民關系的攝影作品。在機關食堂,餐廳四周的墻壁上,整齊地擺放著各類書籍,就餐的民警們可以利用飯前飯后的時間,抽本自己喜愛的書讀一讀,這既是學習也是消遣。據(jù)了解,現(xiàn)在每個基層隊所都建起了類似的閱覽室和學習室,民警們可隨時隨地汲取知識營養(yǎng)。
淮南市公安局宣傳處處長沈昌龍告訴記者,近3年多來,市局黨委堅持每周一次政治學習和議事制度,堅持每周全警舉辦主題學習會、讀書周等活動,要求大家加強理論修養(yǎng),加強自我學習。學習會、讀書會上,民警們自覺主動地學法、讀書、讀報,然后通過知識競賽、法律月考等形式加以鞏固。知識不僅大大提升了民警的文化素養(yǎng),而且也全面提高了民警的執(zhí)法質(zhì)量。
文化潤警細無聲。2005年以來,淮南市公安局有6人獲得了研究生學歷,306人獲得了大學本科、39人獲得?茖W歷!坝铆h(huán)境來對每個民警進行養(yǎng)成教育,打造平臺,讓民警激活自己的潛力,全面發(fā)展。這幾年,大家的素質(zhì)和辦事效率有了很快提升!”淮南市公安局局長龔英敏感慨道。
文化已成為淮南公安“強身健體”的“軟實力”。2008年,淮南市的刑事發(fā)案率全省最低;命案偵破率達97.1%,高于全省3.7個百分點;在最新的省統(tǒng)計局開展的群眾安全感調(diào)查中,淮南市群眾安全感指數(shù)、對社會治安和公安工作的滿意度分別達到了94.8%、95.7%和94.3%,全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更難得的是,淮南市公安局在全省公安系統(tǒng)唯一保持民警“零”違紀,唯一連續(xù)5年保持違反“五條禁令”的“零紀錄”。
(孫玉寶)
(轉(zhuǎn)載自5月6日《安徽日報》B4版)